二七 陳凌設計除典韋 陳登善治惠百姓 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且說曹操忽見一隊青州兵哭拜在地,報說于禁造反,正疑惑間,見夏侯惇、李典、樂進到來,曹操說于禁追殺青州兵,意欲造反,令諸將迎擊。
許袴聞知典韋陣亡,意識到與典韋飲酒誤事,想替兄長許褚留曹操身邊守衛,尚在猶豫,陳凌私下對許袴說:“青州兵是丞相收編青州黃巾軍而建,黃巾軍是為百姓才起兵的,怎能肆意搶掠百姓,定是于禁造反,可速迎擊。”
許袴這才引軍前往。
卻說于禁聽說曹操被張繡追殺,急忙引軍前來救援。
于禁見曹操無事,便安定營盤。
一部將說:“青州兵誣將軍造反,今丞相已到,怎麼不先去分辨,卻先立營寨?”
于禁則說:“現在敵軍在後,馬上就會殺來。如果不事先準備,扎固營盤,如何拒敵?分辨事小,退敵事大。”
說話間,張繡兵分兩路喊殺過來,于禁急忙出寨迎擊。
前來迎擊于禁諸將,見於禁身先士卒,奮力殺敵,也都各率本部迎擊張繡軍兵。
張繡怎敵曹軍合擊,大敗而逃,被追殺百餘里,見勢窮力孤,自引敗軍投劉表而去。
于禁這才入見曹操,備言青州兵在城外肆行劫掠,大失民望,故殺以警戒。
曹操問:“為何不先來告訴我,卻先紮營寨?”
于禁說:“分辨早晚即可,不差一時。而敵軍即至,刻不容緩。分辨事小,退敵事大。只要丞相無虞,即使清白不辨,我也無怨。”
許袴在旁,說了一句“青州兵乃黃巾舊部,劫掠百姓未必可信”。
曹操正要質詢夏侯惇,一謀士說:“豈不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嗎?”
曹操因為父報仇,征討陶謙時傷殘無辜百姓,謀士規勸,雖嘴上不說,內心有愧,明白失去民心則難長久的道理,素知青州兵依仗自己信任,時有侵擾百姓之舉,於是相信于禁之說並甚為敬佩:“將軍在匆忙之中,能夠整頓兵馬,堅固營壘,任勞任怨,反敗為勝,如此知曉輕重緩急,雖古代名將,也望塵莫及。”
遂賞賜金器一副,封益壽亭侯,又指責夏侯惇治軍不嚴之過,要求今後嚴禁軍士侵擾百姓,然後率諸將祭奠典韋。
曹操痛哭流涕,對諸將說:“吾失長子、愛侄,雖然痛苦,但失典韋卻號泣痛哭,是心痛啊!”
眾皆感嘆,誓言至死效忠。
次日,曹操下令班師回都。
再說呂布拒絕了袁術求婚,追回女兒,並將使者韓胤監禁。
陳珪想派兒子陳登羈押韓胤去許都結好曹操,呂布不同意。
正在這時,報說朝廷派遣使者王則前來宣諭詔命。
呂布迎接入府拜詔,詔封呂布為左將軍,特賜印綬。
王則又拿出曹操私書,極力說明曹操對呂布相敬之意。
呂布謝恩,吩咐設宴款待使者。
忽報袁術派人來見,呂布喚入。
來人說:“袁公早晚即位皇帝,催取呂布女兒去淮南,好立東宮。”
呂布守著天子使臣,勃然大怒:“反賊安敢如此!”遂殺來人。
席散,呂布令提出韓胤,戴上枷鎖、鐐銬,派遣陳登帶謝表與王則一道上許都向天子謝恩,並修回書一封給曹操,請求實授徐州牧。
陳登與王則到許都,正值曹操征討張繡班師回來。
二人見了曹操,備說呂布拒婚袁術之事,
曹操大喜,遂將韓胤斬首示眾。
陳登拜謁曹操,述說了呂布有勇無謀、反覆無常的秉性,希望曹操早日除掉呂布。
曹操說:“呂布是個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實在不能讓其久留世上,元龍最熟呂布本性。”當即把陳珪年俸祿提到二千石,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
“東邊的事,全託付給你。”臨別時,曹操拉著陳登手再三囑咐,“要善待百姓,保住根本”,並命令陳登私下分化呂布隊伍,作為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