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陳凌設計除典韋 陳登善治惠百姓 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卻說建安二年(一九七年)正月,曹操率軍進攻南陽,至淯水安營下寨。
寨門軍士報稱張繡謀士賈詡前來拜見。
曹操素聞其名,急忙請入相見,讓坐交談。
曹操說:“聽說文若年少時與數十人同行,被氐人抓獲,假稱段公外孫,餘皆遭害,唯汝獨還,小小年紀,卻能臨危應急,隨機應變,智略不凡。”
賈詡躬身答說:“那時太尉段熲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氐人無不忌憚。假以外孫之名,許諾重金來贖,氐人果不敢害,與我盟誓後送回。那不過只是脫身保命權且之計罷了。”
曹操問:“文若獻計李傕、郭汜攻佔長安,被封高官,為何又唆使西涼兵民叛離李傕、郭汜?”
賈詡說:“李傕、郭汜只為董卓報仇,欺君害民,殘忍肆虐,偏信巫術,不憫恤將士,豈能長久?”
曹操又問:“文若如隨駕東遷,豈不成為保駕功臣。為何反投段煨,且又離去而投張繡?”
賈詡說:“天子東遷,叛賊必然追殺,幾個文臣弱將怎能保護聖駕?袁紹佔據冀州,兵多將廣,謀士眾多,定會有人勸其出兵護駕,以攜天子。就算袁紹優柔寡斷,不聽人勸,即使不出兵救駕,那時曹公已佔據山東,羽翼已豐,豈能坐失良機。吾曾經跟隨李傕、郭汜,得罪天下,不論誰擁有天子,都不會容納我。吾與段煨同鄉,家眷也在他處,故投之。後見其猜疑,才離去。”
曹操見賈詡對答如流,甚愛之,欲挽留為謀士。
賈詡卻說:“張繡待我甚厚,沒有半點猜疑之心,且言聽計從,不忍相離。”
曹操心中敬慕,即答應納降。
賈詡告辭回見張繡,備說曹操寬宏大量,答應納降之意。
次日,賈詡引張繡來見曹操。
曹操起身相迎,待之甚厚。
曹操令大軍分屯城外,連綿十餘里,自引親兵入宛城屯紮,一連數日,張繡自是每日設宴相待。
曹操這日在張繡處飲酒大醉,在兄長之子曹安民陪伴下回驛館歇息。
將至館舍,見街道旁有一府邸,高大寬闊府門旁有兩個軍士守衛,大門上邊懸掛一旗,上書“勿得侵擾”字樣。
曹操甚感奇怪,叫侄子曹安民上前詢問軍士,自己在隨從的扶持下先回驛館。
須臾,曹安民還報,說是剛才所見府邸,乃故將軍張濟府宅。
張濟死後,其妻鄒氏獨居於此。
因鄒氏容顏絕倫,張繡恐人侵擾,設哨守衛。
曹操此時剛剛四十出頭,出征在外,無妻妾伴寢,乘著酒興,性慾勃發:“傳聞張濟有一美妻,如何才能一睹容顏?”
曹安民說:“這事容易,侄兒前去將其取來便是。”
曹操說:“行事當密,不可驚擾。”
曹安民說了一聲:“叔父放心”,便引五十名兵士,攜帶禮物前往張濟府邸。
府邸哨衛攔問,曹安民多予錢帛,讓兩軍士與哨衛互換服裝,守衛門旁,自帶禮物入見鄒氏:“丞相慕名,請隨我去見。”
鄒氏說:“門有哨衛,出入不便。”
曹安民說:“夫人放心,吾已安置妥當。”
鄒氏吩咐侍女在家,不得外洩,即隨曹安民來到館驛,拜見曹操。
曹操一見,果不虛傳,胖瘦相宜,光澤豐腴,兩乳凸顯,楚楚動人,禁不住執手問其姓氏年齡。
鄒氏依偎上前,另一隻手撫摸著曹操手背,含羞帶笑說:“妾乃張濟之妻鄒氏,今年三十二歲。”
曹操執手試探,見其不離反偎,已知其意,遂將其摟抱懷中:“夫人認得我嗎?”
鄒氏仰臉看著曹操:“久聞丞相威名,乃當世大英雄,今夜幸得瞻視尊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