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 黑大個憨戰典韋 曹孟德計收許褚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卻說曹操屢敗呂布,平定兗州,又欲進軍徐州。
毛玠勸阻:“現在天下分崩離析,朝廷西遷東移,百姓百業廢止,難民饑饉流亡,國家無經歲之儲,生民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今北方袁紹,南方劉表,雖然士民眾強,但卻只顧眼前,不慮長遠,不能樹根建本,哪能成就大業?兵義則勝,守位則強。只為報仇起兵,百姓遭難,非為義兵,很少勝算;憑靠一時之盛,後方空虛,失卻根本,強會變弱。現在天子東遷,若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霸業可成。”
有人提出異議:“漢室氣數已盡,國非國,帝非帝,諸侯爭城掠地,都在擴大地盤,搶佔先機。董卓挾持天子之時,明公檄召諸侯討伐。然各保實力,居心叵測,致使盟軍四散。其後王允、呂布謀殺董卓,又引李傕、郭汜禍亂。若死抱腐朽,前車可鑑,必然與其同滅。若先近後遠,蠶食四周,才是霸業之道。”
曹操猶豫未決。
荀彧說:“毛孝先‘樹根固本’及‘挾天子以令諸侯’兩大方略,實乃霸業之道。自明公招撫青州黃巾,屯田耕植,軍資有供,方得屢敗呂布,穩固山東,此即本也。現劉備雖得徐州,南袁術攻伐,內呂布窺視,久必自亂,然後亂中取勝可也。今天子東歸,正好實施孝先‘挾天子以令諸侯’戰略。昔晉文公接納周襄王,使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讓天下歸心。今天子一路風塵東遷,若明公趁此機會首舉義兵,奉天子以收眾望,實乃遠大戰略。如果不搶先一步,必然有人先我而登,則先機失矣!”
曹操說:“尚無天子詔命,恐出師無名。”
荀彧說:“若論戰術,一是堅守山東,強固根本;一是出兵陳郡,擴充軍資;一是派軍西迎天子,見機行事。”
曹操首肯二人建議,把毛玠所提兩大方略作為長期戰略,把荀彧所說一路堅守、兩路出兵作為近期戰術,將毛玠由治中從事轉任為幕府功曹,隨荀彧率眾堅守兗州,叫任俊監督屯田;夏侯惇率軍西進,探明情況,護駕救主;自親率大軍,向陳進發。
曹操軍臨陳郡,袁術設定的陳國相袁嗣不戰而降,又轉而汝南、潁川,征剿何儀、黃劭等黃巾餘部。
且說何儀、黃劭得袁術糧三萬斛,馬五百匹,綵緞三百匹,改擎袁軍旗號,引軍向盱眙進發。
將至盱眙,天色已晚,按照陳凌計劃,連夜轉道,為防袁紹軍隊追殺,輾轉迂迴至芒碭山(今河南永城境內)。
正行間,忽見一軍從山上衝殺下來,為首騎馬者頭裹黃巾,身著戰袍,舉刃高喊:“我是黃巾首領張曼城部下劉闢,留下糧草馬匹,即便放行。”
黃劭見來人自報家門,策馬向前,正要說話,劉闢身旁轉出一人,身高丈餘,豹頭環眼,面如黑鐵,蓬髮虎鬚,袒胸赤背,手持一根茶杯粗細長如身高鐵棍,晃晃如鐵塔一般來到陣前,不由分說,摟頭蓋腦砸向黃劭。
黃劭忙舉鐵棒相迎,只震得手背痠麻。
何儀見狀,飛馬挺槍直刺黑漢後心。
黑漢回手一棍,何儀槍被震飛,急用華佗所創“五禽戲”之鹿轉頭頸之戲,方才躲過鐵棍。
黃劭催動戰馬,施展虎撲前肢之戲,棒擊黑漢後背。
黑漢坐地,掄棍橫掃,擊中黃劭坐馬後腿。
黃劭被掀下馬,連施熊伏站起、猿腳縱跳之戲,舉鐵棒使勁砸向坐地黑漢。
黑漢就地一滾,用棍拄地,突然站起。
何儀縱馬前來,黃劭飛鳥展翅,跳起坐到何儀身後,二人乘一馬奔回陣中。
陳凌急忙揮軍向前,拼命衝殺。
黑漢毫無懼色,左衝右突,無人敢當。
劉闢恐黑大個寡不敵眾,急令鳴鑼收兵,退回山中。
何儀、黃劭回營,陳凌說:“自報蕖帥張曼城舊部,不能再自相殘殺。”
何儀說:“沒想到,竟學我等,倒打二把。”
黃劭說:“見是同道,我想上前說明,誰想殺出這條黑漢,不由分說。”
陳凌說:“我軍改旗易幟,穿戴袁軍服裝,未能辨認,以致誤會。”
何儀說:“明日改回旗幟,與其講和,也就是了。”
陳凌說:“不可。我軍欲回汝南、潁川報仇,途經陳郡,如若改回旗幟,袁術所設國相袁嗣必然截殺。我料劉闢今夜會偷營劫糧,將計就計,將其擒獲,再勸其合兵一處。”
黃劭說:“怎奈黑漢力大無窮,無人可以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