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七月二十,經過了近五個月的戰亂後,袁曹雙方終於各退一步。

袁熙下令放棄鄴城讓給曹操,曹軍分了冀州的魏郡,陽平郡絕大部分,僅留下清河以北的兩縣給袁熙。

平原郡聊城等三縣也割讓給曹操,而曹軍退出青州的渤海郡,樂陵國,以及樂安郡,濟南國濟水北岸歸還袁譚。

換取高幹退出河東郡,曹休被放回去,曹操付出兩萬擔糧草意思一下,雙方罷戰。

渤海郡原本屬於冀州,被袁紹分給袁譚的青州刺史部管轄,附帶上樂陵國也是。

這樣一來袁譚依然還是青州刺史,袁尚則被奪了冀州牧之位,由袁熙擔任,坐實了兄弟兩反目的口實。

而袁尚出現在幷州,跟同樣不滿的高幹一起,聲稱不在聽從冀州號令,因為袁熙逼著他放棄河東郡。

總的來說此戰河北損失頗大,但比起歷史上被曹操吞併強了太多了,至少保住了冀州大部分,三兄弟也都沒做喪家之犬。

但背地裡袁熙這次賺大了,不僅兄弟三人暗中和解,就是高幹也選擇不再自立,河北終於從上到下達成共識,以袁熙為新主公。

更重要的是袁熙大名遠揚後,身在薊城的何夔和田豫雙雙認主,不再抵死不從的閒居。

而從遼東歸來的邴原沒有回老家北海郡,選擇袁熙作為輔佐物件,並帶來了公孫度去世,其子公孫康繼位的訊息,這完全是意外之喜。

“任命牽招為廣平郡太守,田豫為右北平太守,代管漁陽郡,並自行選擇時機驅逐閻柔,收伏烏桓烏延部。”

袁熙任命了兩個最重要的位置,雖說只是太守之位,但權利極大。

冀州的軍隊一半被安排在廣平郡,等於牽招掌握了冀州軍政大權,而田豫那邊更是重點,關係到河北的大局。

右北平北部很早就被烏桓人佔據,這一部的烏桓說強不強,但也不弱,八百帳的牧民,也能聚集起數千軍隊,加上領地內的漢民,近萬大軍還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位於烏桓最強的兩大勢力之間,西邊是難樓,東邊是蹋頓,也叫丘力居。

而且右北平還有閻柔的勢力存在,雖然不大、可人家是朝廷任命的正宗護烏丸校尉,只是背地裡是曹操的人罷了。

袁熙自然要拔掉這眼中釘肉中刺,就連忠於漢室的數人也認為必須拔掉,這不是忠不忠的問題,而是暗中是一把刀,隨時可能刺向你。

道理很簡單,閻柔不是劉協的人,而是曹操的,頭銜再正宗,也是逆賊。

“子經記住,對外一定不能讓人知道你是我任命的,還是要說是三弟的人,接下去幽州會和幷州打一戰,然後再談成聯盟……”

牽招要走的前一晚,袁熙悄悄的來到他那交代了這事,這件事是河北幾大重臣謀劃的。

要想讓曹操消停,不要把目標一直放在河北,目前唯一的辦法只有讓他放心。

可袁熙的出色已經天下皆知了,如何去掉他的戒心,那就只有河北內部不合,互相掣肘後沒實力威脅曹操。

但又不能真的分裂,真表現出分裂,曹操絕對會想一口吞了河北,因此這裡面的度要把握好。

一個月後,河北內部大戰開始,幷州高幹聯合袁尚和南匈奴,向幽州袁熙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