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這樣驕傲之人,當初甘心讓袁紹驅使,正是因為當年的袁紹令人折服,只是世事變遷,人到中年後忘了初心。

如今看到袁熙想到當年,不禁唏噓道:“本初兄當年何等英雄,不料卻落個這般下場,世事難料啊!”

說著問袁熙道:“賢侄打算為袁家正名,尊漢室征伐不臣?”

袁熙鄭重點頭道:“一錯不可再錯,雖說子不言父過,但家國天下何者為先,無國何來家。”

曹操目光一凝,“哦”了一聲道:“既如此,賢侄該去許都,聽從陛下調遣才是。”

袁熙哈哈大笑,笑聲必、盯著曹操一字一頓道:“叔父敢把許都軍隊交給侄兒,侄兒就敢去許都,誰敢不臣熙必殺之!”

曹操頓時一滯,這一軍將的他差點噎死,真把許都軍隊交給袁熙,自己還進不進許都朝覲劉協。

眼珠子一轉,哈哈笑道:“賢侄要許都軍隊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汝掌握天子戍衛,不怕被天下人認為囚禁天子,專權攬權嗎?”

袁熙一聽更是大笑,反唇相譏道:“侄兒再專權,也不敢殺貴人,外戚有罪殺之便是,豈有人臣殺天子妻妾,何況還是懷有龍種之貴人,叔父是要絕天子後嗣禪讓天下嗎?”

曹操臉色大變,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道:“豎子安敢汙我名聲!”

袁熙臉色不變,鄙夷笑道:“叔父之名還用人汙?若只殺董承一家,侄兒一言不會發,但董貴人豈是臣子能殺的,此舉與董卓何異!”

一場會面不歡而散,接下去不用談了,第二天曹軍就大舉進攻,誰也不敢勸曹操不要因怒興師。

但這一戰還是無疾而終,雙方誰也佔不到便宜,而當日的會話卻悄悄的傳了出去。

這裡面有河北的動作,也有曹操那邊的,在場的雖然只有六人,但停在遠處觀望的還有雙方的護衛。

袁熙故意大聲說,在湖面上傳的極遠,自然被雙方其他人聽到。

留守許都的賈詡聽到後,先是驚懼袁熙的恨意,馬上又安心下來,家人不解問他,他擺擺手道:“不可說、不可說。”

曹軍大營中,同樣人心浮動了,袁熙這番指責真的是很致命的。

以前大家或許沒想到,或許選擇性不去想,但被揭穿後不得不想,曹操殺董貴人的確是亂臣賊子的行為。

身在南陽的諸葛亮聽到這事後,擊節讚歎道:“好個袁顯奕,目光如炬,汝南袁氏後繼有人矣!”

諸葛亮是絕對忠於漢室的,不然也不會輔佐劉備篳路藍縷,選擇曹操他同樣會被重用。

世人都忘了一點,那就是曹家跟諸葛家是世交之宜,這不是笑話,而是真實的歷史。

琅琊諸葛氏可不僅僅諸葛亮一人,同樣的兩漢時代的世家大族,其中諸葛誕一支就是跟隨曹操的,位至大司徒,驃騎將軍。

最後因為反對司馬家篡位,起兵討伐而被司馬昭所滅。

兩家人的交情,在曹操祖父時代就開始了,而且交情極好,可以說是通家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