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安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翊霖率軍接管了襄州城的防務,自此襄州就是晉國的地界了。
緊接著蕭翊霖就發出了安民的告示安撫城中及周邊的百姓。城中百姓想離開襄州城的官府不阻攔,願意留下的以後就是大晉的子民,受到大晉的保護,享受大晉子民的待遇。
很多人家祖祖輩輩都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故土難離,如今蕭翊霖的告示一出,很多人也都放心的留下了。
再說平民百姓也沒有那財力舉家遷徙。對於他們來說,不管皇帝是誰,只要他們能填飽肚子,能活命,有好日子過就行。
這次蕭翊霖並沒有抄沒城中富戶的家產,但有很多富戶心裡不踏實,主動捐款捐糧,說是慰勞大軍。
蕭翊霖也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全部收下,只收下了一部分,其餘的退了回去。這樣反而更讓那些富戶安心。
也有一些富豪變賣家產舉家前往北燕其它地方。蕭翊霖並沒有阻攔,但是為了維持當地的穩定,要走的人家不允許帶走太多糧食等必要的生活物資。
這也是怕有些人藉機抽空襄州城的物資。
在政策方面景依給蕭翊霖出了不少主意,用最快的速度使襄州城穩定了下來。
住在襄州城驛館的拓跋連城等人見襄州城並沒有發生混亂,只是最初百姓們有些恐慌,但很快就被蕭翊霖給安撫了。
拓跋連城心裡暗暗佩服蕭翊霖,不但武功蓋世,還足智多謀,簡直是文武雙全。這樣的人如果以後成了晉國的皇帝,那以後晉國會更強大。
如今兩國新的地界已經劃分完畢,一百萬兩黃金也已經轉交給了蕭翊霖。
拓跋連城在襄州城等著見自己的大哥一面,然後把父皇的旨意告訴他。
之前拓跋連生被留在了平陽城,蕭翊霖命人把拓跋連生帶到了襄州城。
也安排了拓跋連生和拓跋連城等人見面。
拓跋連生見到拓跋連城等人就問道:「二弟,這襄州城也割讓給晉國了?」
拓跋連城點點頭,「比起西炎國咱們還是好的,咱們只是賠償三座城池及一些土地,還有一百萬兩黃金。西炎國可是還另外賠償了幾百萬石的糧食和幾萬匹戰馬。
不過晉國雖然沒有讓咱們賠償戰馬,但是他們繳獲的戰馬也不少,最少也得有幾萬匹了。」
畢竟晉***隊消滅了北燕一多半的軍隊,北燕的騎兵幾乎損失殆盡,騎兵的馬匹也都被晉***隊繳獲了。
確實,這也是蕭翊霖沒有讓北燕賠償戰馬的原因。因為他率軍幾乎消滅了北燕的所有騎兵,只要活著的或者受傷的可以救治的戰馬都被晉***隊收為己用了。
這一下子就收繳了好幾萬匹的優良戰馬。
一個奇兵是很難培養的,是要花時間的。還有戰馬,不是所有的馬都可以當戰馬,它們也是從很多馬匹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所以要組建一支騎兵是很難的。這也是蕭翊霖沒有對北燕再趕盡殺絕的原因。
北燕沒有了騎兵,軍隊的戰鬥力大大下降,以後再想恢復到全盛時期最少得十年的時間。所以北燕現在只能縮著脖子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