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西楚霸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由於有項少龍果斷地處置,這次政變並沒有給國家帶來大的動盪,帝國也擁有了最好的接班人。
項少龍心情很激動,中華大地在向最好的方向發展,帝國的未來值得期待。
蒙恬與甘羅配合,很順利地控制住了沙丘宮,始皇帝駕崩的訊息也傳遍了天下。
蒙恬請示咸陽後,將始皇帝的遺體護送回咸陽,趙高、李斯和胡亥成了階下囚,同時被押解回咸陽。
扶蘇沒有先處理這幾個罪人,而是先下葬始皇帝,然後登基,成為了二世皇帝,昭告天下,安撫民心。
項少龍沒有見李斯。
自項少龍辭官以來,項少龍就一直疏遠朝臣,尤其是李斯這樣的重臣,二人的關係也日漸淡薄,而這次李斯同意逼死項少龍也讓二人友盡。
至於趙高,項少龍和他更是一點兒交情都沒有。他是始皇帝自己提拔的人,曾教過胡亥公子判案斷獄,善於交際,很得始皇帝和胡亥公子的信任,這些是他為謀求更大權力,鋌而走險的原因。
李斯身為帝國宰相,犯罪下獄,使丞相之位空缺,影響了國家運轉,眾臣都是摩拳擦掌,有心競爭一下。
扶蘇卻沒有考慮其他人,而是求項少龍再出山,助帝國渡過這段非常時期。
項少龍沒有推辭,欣然接受。扶蘇是項少龍眼裡最完美的守成之君。
始皇帝性格霸道、強硬,於亂世中適合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而扶蘇宅心仁厚,體恤百姓,不喜奢華,最適合穩定國家,休養生息。
趙高、李斯被斬,扶蘇最終還是不忍心殺胡亥,只是將他囚禁。
帝國翻開了新的一頁,新皇登基,原想大赦天下,可項少龍卻覺得惡人受罰是理所當然,不該隨意減刑,讓幾個惡人得利,不如減免賦稅,使絕大多數百姓感念皇帝的恩德。扶蘇採納了項少龍的意見。
項少龍上任後把沛縣獄吏蕭何調入中央。
蕭何自己也是稀裡糊塗,不明白自己怎麼時來運轉,待見到項少龍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十年前匆匆一見的雲遊之人,居然是帝國傳奇人物晉王項少龍,如今更是再次出相。
他這些年一直碌碌無為,其實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實在想不明白項少龍哪隻眼睛看出他有才華。
蕭何有心將沛縣的自己幾個好友也帶出來,可是畢竟這次沒什麼自主權,還要再觀望一下形勢再說。
項少龍把蕭何帶在身邊,就像當初扶持李斯一般。
項少龍一直都認為,李斯是他見過的最傑出的人才,可惜貪婪害死了他自己。
蕭何要比當初李斯的年齡大不少,其實這個年齡並不佔優勢,有點不值得培養。
可是,一來,作為反秦陣營中的佼佼者,項少龍想先把他拉過來,再者,項少龍還是有一點追星心態,蕭何潛力還是很大的。
扶蘇叫停了阿房宮的修建,鼓勵農業,刺激工商業,奉行節儉,身體力行。
項少龍又秘密遣人前往蜀郡尋找管中邪和項羽,卻早沒了蹤跡。
項少龍囑咐甘羅,在江東吳越之地佈置了大量的密探,將蒙恬調回中央,派大將李信戍邊。
這一天,甘羅突然到訪,密見項少龍。
甘羅道:“丞相大人,吳中之地近幾年逐漸聚集了很多人。原本人口逐年增加也很正常,這樣的訊息也引起不了我的注意。可因為丞相十分關注江東的情報,我也就多留意了一分,發現這些人很多都是原楚國的舊貴族,我覺得這種聚集不是很正常,是不是就是丞相一直擔心的情況?”
項少龍想了想,道:“確實不能掉以輕心。當年楚國是一等一的大國,豪傑輩出,貴族實力強大,控制的人口眾多,與我們大戰,戰況慘烈,對我們的仇恨不小。我一直想透過國家政策,優待百姓,以增加楚人對大秦的歸屬感,可是難免還有冥頑不靈的冒險者,想要出人頭地,不惜擾亂天下。你加強對這個地區的滲透,把你的人混入他們內部,不要冒險,注意安全。知不知道他們的首領是誰?”
甘羅道:“沒有任何線索,現在也只是知道吳中這些楚國舊人越來越多,根本就沒有發現其它異動。”
項少龍道:“保密工作做得不錯。現在百姓生活得很安穩,民心思定,只有那些頑固不化之人還在做著美夢,跟從者少,造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