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國計民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項少龍一聽就知道,只怕管中邪也不知道這孩子是楚將項燕的孫子,要不然他也不敢這麼告訴我。
項少龍已經改變了很多歷史。現在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固然不是很富足,但絕對能吃飽飯。自己已經忘了,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出現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而這項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就算天下不亂,也掩蓋不了他的鋒芒。回頭一想,自己真的忽略的很多人。
可是要怎麼處理這個項羽呢?殺了他,於心不忍,這樣一個蓋世英雄,自己有幸見到,卻不能看著他名揚天下,實在遺憾;不管他,管中邪的武藝在當代絕對是頂尖高手,他能從那麼遠的地方找到管中邪,跟他學劍術,只怕也不是想安心當個良民。
項少龍口中和他們閒扯,心中暗暗盤算,最後嘆了口氣,還是狠不下心殺死少年霸王。
項少龍知道,如果此時他想殺項羽,管中邪必不敢阻攔,可是最後還是決定放過他,但見到他已經給自己提了個醒兒。
項少龍離開時,還開口勉勵了少年項羽幾句:“你身具異相,師父又是難得的高手,只要你刻苦學習,將來必能有所作為。將來你學成了,可以來找我,我可以保你做官。”
項籍並沒有激動的神色,只是開口抱拳道:“謝晉王殿下。”語氣平淡。
項少龍看出來了,這孩子年紀雖小,但所謀者大,自己的保舉在他看來不值一提,而拜師管中邪也不是單純為了學藝。
管中邪被秦廷所不容,將來他們要是真的起事,也可以把管中邪拉進自己的陣營,可能管中邪還有其他的弟子,一併收攏,都可以作為反秦的先鋒,也算人才儲備。
項少龍起身離去,他也不知道自己放了這孩子是對是錯。
項少龍決定去江東看看,一直以來,他都沒有到過楚國的地盤,但身邊的楚人很多,都是些才華橫溢之人,可以說,項少龍對楚國的感官很好。
楚國文化、經濟、農業、工商業都很發達。偉大的詩人屈原創造的楚辭,熱情而浪漫,影響深遠。
項少龍的左膀右臂李斯、始皇帝的近臣甘羅都是楚國人。
項少龍下意識地來到了沛縣,這是秦末漢初英雄輩出之地。
項少龍還真見到了兩個名人,獄吏蕭何和泗水亭長劉邦。
項少龍所接觸的都是當世人傑,此時的二人還不如何顯眼。
項少龍沒有表露身份,只做遊歷之人與二人相遇道左,淺淺地交談一番。
這二人中,項少龍更看重蕭何,因為項少龍覺得劉邦確實只適合做皇帝,做其它的就差遠了,而蕭何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是宰相之才。
此時天下太平,項少龍也不擔心將來他們會造反,只是想見見這些歷史留名的人罷了。
項少龍又一路北上。
燕地苦寒,遠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一線大城市,政治、經濟中心,房價飆漲,五六七八環,匯聚了全國的精英。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只能勉強裹腹,生存艱難。
項少龍兜兜轉轉近一年,回到了咸陽。
始皇帝召見項少龍,看他雖然風塵僕僕,卻也悠然自得,似乎這一年的放鬆讓他變年輕了。
始皇帝笑問:“晉王這一去就是一年,都有什麼見聞啊,和朕說說。”
項少龍道:“陛下,這一年臣遊歷了不少地方,也沒有暴露身份,看的都是最真實的一面。總得來說,很好,國泰民安,多年征戰,百姓雖然清苦,但也能生存。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但也有一些問題,我們統一貨幣的同時也統一了物價,可是各地經濟情況完全不同,齊、楚富足,而燕、蜀窮困,使用同樣的物價是極不合理的,這是我的疏忽。”
始皇帝問道:“統一物價,便於操控,能防止被人惡意抬價,造成百姓負擔不起。”
項少龍道:“買不起,同樣商人也賣不出去。多年的計劃經濟,是為了整合物資,應付戰爭。現在已經天下太平,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我們一定要保障每個老百姓都有飯吃,都能吃飽,甚至都能吃到肉。最簡單的市場經濟就是供需決定價格,供大於求,物價下降,供不應求,物價上漲。市場自然會調節,除了糧食、生產資料等生活必需品需要我們控制價格外,其它的可以交給市場。”
始皇帝想了想,繼續問道:“還有什麼其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