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標註了數字的詩詞都有出處,各位課代表自習即可。)

——————

“絕不能讓他如此囂張。”晉國的八位文宗面色難看至極,臉上的皮肉都在抖動。

衛溫對其他人說道,“我這裡還有一首詩文,諸位再去爭奪其他金榜卷軸,若能在其他金榜卷軸上佔得榜首,那便不是敗!”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齊齊點頭。

說罷,衛溫從人群中走出。

不多時,便有一首詩文登上金榜卷軸。

金光再次照耀當空。

可是,這首詩文,也僅僅只比《涇溪》的位置高了一點點,依然落後於周國姬文所作之詩文。

周國的出使隊伍中,周國文士臉上都帶著淡淡的笑意。

“這晉國也是有意思,明知道不是我等對手,還在那兒丟人現眼。”

“姬皇子殿下,乃我大周百年難得一遇的詩文奇才,又豈是一個老朽文士所能匹敵?”

“僅憑姬皇子殿下一人,便足以鎮壓天下詩詞歌賦!”

“天下才氣共分十鬥,姬皇子殿下一人便要佔去八斗……”

姬文坐在椅子上,看著下方偌大的永安廣場中,聚集的數萬文士,不禁搖搖頭,

“去吧,多佔幾道金榜卷軸,為我大周揚名天下!”

周國其他文士盡皆應聲而去。

很快,六張金榜卷軸上金光大放,周國文士開始了席捲六榜之路。

而其他國家也不甘人後,迅速出手。

周國已經率先佔下了兩榜榜首,不能讓他專美於前,至少也要守住自己張布的那一張金榜。

京城上空,金色光雨一片片飛舞,濃烈的文氣化作一片海嘯,席捲四方。

最終匯聚成一座文氣大湖,籠罩上空。

所有京城百姓,都感受到了文氣入體後,潛移默化強化身體的好處。

每一次詩會,都對舉辦之地的普通百姓有莫大好處。

然而,在這好處背後,卻是慘烈的氣運之爭。

永安廣場上,差不多有三萬多名文士,皆是抬頭看向頭頂上方的金榜卷軸。

“另外五國已經開始動手了……”

“他們準備徹底將我等鎮壓,瓜分我大晉氣運!”

“決不能讓他們得逞!”

“我們不能再等了,全都出手,數萬首詩文,總該有一首能衝上去。”

……

這場氣運戰爭,在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六國之間沒有任何留手的可能,也根本不會講什麼顏面。

事關各國一府之氣運,誰都輸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