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二哥在,你就乖乖做個靖邊王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應該是揚州西北的外城,所以能見到這些農田。城內的形勢或許會好點兒,但決不會好到哪裡去……”
朱標沒等親爹走遠,便開始講解起來,語氣中透出深深的悲憫。
“老五總跟我念叨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昔日繁花勝地,會變成這副慘況,大都是因為元廷殘暴所致。”
朱棣連連吞嚥唾沫,緩過勁來,還是感到無法理解:“揚州向來是魚米之鄉,無論哪個朝代,都屬於富甲一方的存在。元人究竟是怎麼折騰的,才能讓它變成這樣?”
“是啊!老大……”
其他皇弟也紛紛湊上來,一副即驚且怕,又很想聽的樣子。
實則,他們不見得有多願意聽朱標講這些,更多的是怕轉頭親爹考校起來,說不出個所以然,又要挨抽了。
朱標苦笑搖頭,想聽老二也說說,卻見朱棪翻身下馬,竟不顧身份蹲下去,就要直接用雙手掩埋那具骸骨,他頗感訝異。
但他沒有去制止,只是怔了怔後,才收回目光,緩緩道:“這裡面的原因就多了!其一,是連年兵禍,致使百姓撂荒……”
“其二,正是老五你所說的。揚州太富了!元人打仗要物資,自然要逮著這隻肥羊,使勁的薅。因而每過揚州,必定雞犬不留!”
聽老大這話,朱棪不由為之一笑。他心想著,能對眾皇弟說出“薅羊毛”這種俏皮話的太子朱標,怎麼可能是後世人眼中那種木訥軟弱的人呢。
為骸骨壘起一個小土丘,朱棪接著老大的話題道:“其三,是從至正初年起,揚州受不了元廷如此薅羊毛,陸續流亡。即使有地,也沒人敢種,沒人肯種!”
“這不對吧!二哥。”
朱樉當下不敢苟同的說:“身為農民,怎麼可能有地不敢種?父皇常跟我們講起他小時候。就說過,每逢春耕,村裡人即使明知第二天便要病死了,今天也仍要在地裡耕作的。”
“是苛政?!”朱棣略作思索,立即眼神一亮,又期盼的看向二哥。
朱棪抬頭衝這老五讚賞的一笑:“能想到是苛政。證明宋太傅講的,老五你還是有用心在學!可你又不明白,這些苛政的具體名目了,是吧?”
朱棣立馬一臉認真的點頭。
如此觸目驚心的境地,緩過來的他,也是覺得可悲又可嘆。
“想了解一下?”
老四朱棡聽了,忍不住就直翻白眼。他才十歲,性子也比較輕佻。
“二哥!你這不是愛說笑嘛。不想聽大哥和你講解,我們擱這兒站大半天干啥?”
朱棪神情旋即變得嚴肅起來:“想聽,那就幫忙把自己腳邊看到的屍骨都收斂、掩埋了吧?”
“這!不是吧?”朱樉、朱棡兩個十歲左右的少年頓時臉色大變,恐懼的縮了縮脖子,往後退步。“二哥!你別說笑了,咱們沒必要這麼做的。”
朱棣也感覺二哥有點兒強人所難,但略作遲疑,眼一掃,他還是就勢彎腰,去小心翼翼拾起骸骨。
“我想!二哥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沒啥道理。二哥我只是求個心安……”
做為一個受過新時代文明薰陶的青年,朱棪實在接受不了“路有枯骨無人問”這種事兒。
他還不無惡趣味說:“踩著自己臣民的屍骨,晚上怕是會做惡夢的!”
朱棣登時雙手一抖,差點沒把骸骨給砸落到地上,他本來學朱棪收拾骸骨,便是在強自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