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金相玉逃難到岸灘 皆因為一怒為紅顏
章節報錯
廣福原是江南一個無名漁村,卻是南北漕運的必經之地。前朝康熙九年,此地水漫為患,康熙帝在此設
“廠”施粥,百姓感激朝廷廣施福澤,始稱此地為
“廣福”。到了同治年間,此地建起船塢,為兵工廠加工船隻,漸漸地市集繁榮,使得這一片
“廣闊福地”竟成江南七鎮之首。前年初秋,李善仁到兵工廠領取紅利,順便到廣福看望世交好友沈老闆,沈老闆是廣福鎮上數一數二的船老闆,沒想到李善仁見到沈老闆時,他老父剛剛去世,沈家已近破產。
這位同是兵工廠股東的沈老闆,居然是個康黨分子,戊戌變法失敗,沈老闆因資助康黨變法敗光家產,偷偷變賣了家裡一艘新造的搖櫓船,將他老父氣得吐血而死。
李善仁得知後,立馬出手相助,高價買下這艘船,才使沈家東山再起,沈老闆奉李善仁為救命恩人。
李善仁攜一家人來到沈府,兩年未見,沈老闆已成了沙船大亨,還在廣福開起商行、銀號,故友相見,惺惺相惜。
沈老闆想不到李善仁也經歷瞭如此大的劫難,十分驚詫他僅靠兩名並不熟悉水路的僕人,可以一路順水順風來到廣福。
李善仁笑道:“這要感謝沈老闆在船上留了河志圖,此圖萬分精確,與實地處處相符,不然我亦免不了像無頭蒼蠅瞎亂撞。”沈老闆這才想起,他確實留了一張地圖在船上,那是康老師見沈家打造了這艘獨一無二的搖櫓木船,從日本買來送給沈老闆的,說比大清的《皇輿全覽圖》詳盡得多。
沈老闆很納悶,日本人畫中國地圖意欲何為,它又是怎麼畫成的?原來日本人關注中國比中國人關注自己的祖國要專注得多。
早在十年前,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人就假扮遊客和商人深入中國內地到處亂轉,花了十年時間畫成一張巨大的中國地圖,將大河上下、大江南北,地勢、地質及礦鹽、砂金等資源都標註得清清楚楚,江南河志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康老師說東瀛鄰國傾其僅有的財力來畫中國地圖,必有不可告人之目的,三十年後不幸被康老師言中。
沈老闆將這張地圖收藏於船艙裡,日後會有用處,想不到給李善仁派上了用場。
李善仁點頭稱是,再次謝過,要租沈老闆五間樓房暫住。真是歷盡劫波兄弟在,沈老闆說,患難兄弟,還談什麼租金,撥出名下五間樓房,讓李善仁住下,分文不收。
翌年正月初五,李夫人三十八歲,誕下一名男兒。李善仁歡喜不盡,合著生辰八字,起了個響噹噹的名字叫李祥海,寓意孩子吉祥安康,如海洪福。
孩子滿周,叫牛老四取一根粗大的桃樹枝,繫上紅布條,插到臨街大門外,謂之
“逃災脫難”;再掛上蔥棗銅錢之類吉祥物,討聰明多財早早立家,種種吉利之口彩。
孩子滿月,擺下滿月酒,宴請沈老闆及眾鄉鄰。又請年輕的奶媽和有經驗的女傭來幫扶,對小祥海真是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百般寵溺。
冬去春來,時光如梭。俗話說,只愁不養,不愁不長,轉眼間,小祥海已滿週歲。
那一日,李夫人在飯桌上擺開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脫下腕上一隻冰種玉鐲湊滿八樣,讓小祥海趴在桌上抓鬮。
小祥海筆、墨、紙、硯統統不要,獨獨爬到桌邊抓住玉鐲不放,李善仁一看就急:“這小子長大了不省心,見色眼開。”夫人不以為然,說道:“胡說什麼,這玉鐲哪裡有色?分明冰清玉潔,說明孩子冰雪聰明。再看這八樣東西,哪樣最貴?是不是玉鐲最貴?那是孩兒要最好的嘛!”李善仁捻鬚笑道:“再怎麼說,玉鐲總是女人的物件嘛!”卻說金相玉一怒為紅顏,行刺清風寨山大王陳三虎後,逃亡到一個山村隱居,將馬車偷偷出手,只留下一匹紅鬃馬做乘騎,凡事不敢張揚,隱姓埋名歷經三載。
那天,他獨自一人去往濟州府,欲將手中銀票換成現銀和銅錢,以便日常用度。
窮山僻壤之百姓,做買賣皆以碎銀、銅錢,或以物易物,根本不識銀票為何物,倘若出手銀票,識的人一見此物便疑來路不明,或告官或搶劫,損失錢財事小,招致牢獄之災事大。
他所竊李府的銀票均為戶部官票,而山野之地沒有銀號,要兌換銀票,需要不遠百里前往州城。
即使有了碎銀、銅錢,每日油鹽柴米之事也都是他親為,不敢叫張氏代辦,生怕老人家不經心而露出破綻。
李小娘子是十足的公主身苦難命,只知如花似玉,不知柴米油鹽,更不會幫襯家務,跟隨金相玉做起山村野婦,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雖不缺吃少穿,但只能東躲西藏,不能夠風風光光,免不了唉聲嘆氣。
金相玉凡事忍氣吞聲,與世無爭,只要哄得小娘子開心,卻也樂此不疲。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疏,他萬萬不該留下那匹紅鬃馬,一個貧瘠山村小屋裡的
“窮”人家怎麼可能養一匹高頭大馬?他雖然精於算計,然而紅鬃馬卻將他欲蓋彌彰的行蹤暴露無遺。
那日,他在州城辦完事,街上逛一圈,遵李小娘子所囑,購一些她喜歡的糕點、綢布,糕點必須是洞天府的,綢布非瑞蚨祥不可。
次日早起,路上走了幾個時辰,看看日上三竿,他騎在馬上躊躇滿志,想必家中已做好美味佳餚,李小娘子坐等夫君回家吃飯。
一路美滋滋地想著,腳下著力,紅鬃馬箭一般賓士在崎嶇山路上,四蹄翻騰,長鬃飛揚,十分壯美。
正午時分,已到家門口。金相玉興沖沖推開柴門,屋內的景象使他頓時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