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為生計挖出生計銀 圖快活恐被快活誤
章節報錯
金相玉說得沒錯,一夥新起的賊匪正在渡河往四仙村來。過了河到四仙村有兩條路,一條往南,一條往東,往東必經李家大院。
金相玉將事態往緊急裡說,是要嚇唬李善仁趕快棄宅逃命,這樣他就可以從容放火,既可以一把火燒燬計營賬冊,又可將
“紅毛”引來。
“紅毛”一來,必定翻箱倒櫃,放火燒殺,便可以掩蓋他蓄意偷盜李家財物之實,李善仁即使報官,無憑無據也拿他沒有辦法。
這時,李夫人從上房裡出來,對李善仁說:“孩子他爹,早先鬧匪時,管家搬回一幅大紅義字,說是朝廷給的,貼在大門上,拳匪便秋毫不犯。那時候沒用上,現今放在庫房裡,可否拿來一用?”李善仁連忙擺了擺手說:“不可,前些年拳匪得到朝廷的支援,專襲洋人,庚子事變後,反遭朝廷剿殺,若是再用朝廷唬人,必定自尋死路。現在賊匪正在過河,趕快喚來小娘子收拾好孩兒,到後院集中,其餘人眾隨我去後院。”慌亂中,夫人問李善仁:“家中細軟財物怎麼辦?”李善仁囑咐道:“只取房中銀匣,其餘一概不要,任‘紅毛’應取盡取,或可保全祖產,他日尚可迴轉。”並再三叮囑:“事情緊迫,取了銀匣,偕小娘子一同到後院,切不可滯緩,不可因小失大!”說完,即招呼僕人、家丁,拿上鋤頭鐵鍬,急急往後院走去。
金相玉見李善仁果然倉皇出逃,連家中財物也不要了,心中竊喜。殊不知李善仁朝中有人,原始積累豐厚,自買下李家大院後,不再屯田置業,只做商貿交易,一些暫時不用的錢財換成銀票生利,也僅僅九牛一毛。
他的投資都在上海江南兵工廠,那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如今賊匪侵擾使他下決心斷臂求生,南下上海鋪展新天地;也不知李善仁近些日子已買下一艘搖櫓木船,藏於後院棗林外草棚中,用於來往南北貿易;更不知後院先祖堂前桂花樹下,還埋有李家世代傳承的生計銀。
但凡大家族,為了應對世事不測,大都備有生計銀,相當於朝廷的鎮庫銀,那是一個家族的救急之本。
它只可以備不時之需,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後代子孫不得動用。比如家族遭遇不測,甚至滅頂之災,有了它就可以東山再起延續家業,因此稱為生計銀。
若動用了,也要歸還,若不歸還,那是十足的敗家子,將不被家族接納,還要從族譜上剔除。
李家的生計銀,都是值錢的稀世珍寶,歷經九世傳承,只動用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道光年間,李善仁的曾祖父輩上,李府家大業大,良田萬頃,卻逢蓮教猖行,危害社稷百姓。
李家傾其所有,擁團練自保,誰想又遇旱、蝗災害,萬頃田地顆粒無收,家業岌岌可危,不得已動用了祖傳生計銀才渡過難關。
另一次就在本朝,李善仁父親投資軍工,起用過一罈,也早已歸還。傳到李善仁手上時,已家業光大,生計銀從最初的一罈到現在已存下三壇,李善仁決意南下後,匆忙之中的頭等大事就是將祖傳的生計銀起出來帶走。
一夥人跟隨李善仁往後院去,李夫人見李小娘子尚未下樓,立刻吩咐吳媽去二夫人房中,幫助二夫人收拾起孩兒趕快下樓一同去後院,自己回到上房,從床後官皮箱裡取出一隻精緻銀匣,來不及開啟察看,裹起銀匣就走。
下樓來到偏廂,見李小娘子仍未下樓,顧不得自己小腳行走不便,又爬上樓梯來到李小娘子房裡,見李小娘子懷抱龢兒坐在床沿上兀自啼哭,吳媽站立一旁束手無策。
李小娘子見院中久未起火,又不見金相玉迴轉,料事難成,說不定大難當頭,金相玉棄她不顧,自顧自逃命去了,因此心中悲慼,不肯下樓。
此時見夫人進房,她做賊心虛,三魂丟了七魄,臉上顯出驚慌神色。李夫人待李小娘子親如姐妹,以為她年少不更事,趕快上前安撫道:“怎麼還在發呆?強盜來了,快快隨我下樓!”李小娘子魂不守舍,依舊呆坐不動。
李夫人慾抱過她懷中孩子,李小娘子卻緊緊抱住不肯鬆手。夫人見她神情怪異,恐有意外,連忙吩咐吳媽,趕快攙扶二夫人下樓到後院去,情勢緊迫,不可耽誤。
說完急急下樓,沒想到和飛奔上樓的金相玉撞了個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