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讓你見笑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班長,我們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李曉萍,還是有點不明白,有點疑惑。
孫超華很清楚,像李曉萍這樣的想法,不只是她一個人,怎麼樣能讓她理解,然後才能不折不扣完全貫徹執行呢?
“像小曉萍組長這樣類似的想法還有嗎?請舉手?”孫超華想知道到底有幾人?
開始是李琳、彭文華等六人,剩下張春節也在觀望?
“春節,看你左顧右盼的樣子,是否也想舉手?”
張春節被他問得有點不好意思,低聲回答,“是。”
“沒有關係,我再次重複一次,在我這裡,做事之前,不明白可以說明清楚?不要有任何顧慮?”
孫超華鼓勵大家不清楚就問,不要不好意思。
“那你就給大家講講吧,如果我們明白了,心中沒有疑問了,帶領下屬做事,就無憂無慮了。”
張春節代表大家,希望孫超華能為他們解疑答惑。
“好,既然你們如此有興趣,我就多給你們說得清楚一點,”
“我們工序有五十多名員工,每個每天做得好不好,誰做的多,誰做得少,你們誰可以說得清楚,講得明白?”
“這麼多,好像很難了,如果是3到5個人就能說清楚?”李琳搶先回答。
“為什麼3到5個人就可以說清楚?”孫超華提示性提問。
“因為每個人做得數量、質量,大家相互一比較,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
“為什麼人多了就看不出來了?”
“人多了,細微差別就存在了,我們又面臨的是上下多人數的工序銜接,每個人做的產量、質量又不能單獨存放,也不好用眼鏡比較了。”
“回答的很好,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時候再用大概、估計的方法評價一個員工的優劣,如果你是員工,你們覺得公平嗎?”
“肯定是不公平。”七人看法一致。
“那用什麼讓大家覺得公道、不吃虧?”
“數字上的比較了,對不對?”
“這是數量的比較,需要用統計方法,而且還要尺度一致,不能讓員工覺得不公平?對不對?”
孫超華看了看大家反應,似懂非懂。
“這樣吧,我舉個例子,大家有沒有在小學,學過四川有個大地主劉文彩,剝削長工那一課。”
“學過,課本里說,他用小鬥放債,大斗收債的手段,欺壓長工,害的多少人曾經家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