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國安使大人晚年不詳渾身長紅毛(第1/2頁)
章節報錯
招來內侍,朱雄英吩咐內侍端上一個超級大的泡腳的木盆。
木盆中放著艾草等中藥,水霧氤氳,一老一中一少,溫馨地圍坐在這碩大木盆邊,一邊閒聊一邊泡腳。
三人都是一臉享受。
“爹,文化人的事,怎麼能說是搶呢?”
朱雄英從旁邊桌上拿起一顆核桃丟起,拋在空中落入嘴裡,他拍了拍手,咀嚼了兩口,側頭認真道:“如今我大明寶鈔貶值厲害,物價上漲,金銀貴而寶鈔賤,所以咱們要放開工商業,鼓勵經商,不收稅甚至免稅,一來經商需要大量現錢流通,二來,咱也能趁機推進大明皇家銀行。”
“咱們的‘皇私合營’商鋪,要多多的發展,大大的鼓勵經商賺錢,同時少發大明寶鈔,多發銅錢和銀錢,小錢用銅錢,中錢用銀錢,大錢便用金錢和寶鈔,工商業越發達,商人賺的錢越多,他們需要的寶鈔就越多,如此一來,我大明寶鈔便能逐步升值。”
“銅錢銀錢,拿取不便,寶鈔存取方便,再加上有皇家銀行做擔保,寶鈔必可大行於世。”
“到那時,我們將驛站和銀行掛鉤,搞出大明皇家銀行,既存銀錢,又能透過官驛郵寄物品,各地商賈,移民,皆可憑藉銀行存票在大明各地驛站中的皇家銀行支取銀錢,皇家銀行再收取存取保管費用,此錢一可以養活驛站驛卒增加財稅,二能疏通商路,擴大內需。”
“我皇明不需與民爭利,民眾自己會將銀錢放在咱們兜裡。”
“秒啊!”
朱標眼睛一亮。
但是下一秒他就因為過於激動,導致腳深入了熱水裡,燙的哎喲哎喲狼狽叫喚,他伸手扶著兩邊,以腳踩著腳盆邊緣,嘆氣道:“不過這樣一來,我就更忙了。”
言語中,倒有幾分埋怨。
朱元璋白他一眼,咧嘴笑道:“咋的,標兒,可是埋怨咱?”
朱標側過頭道:“兒臣不敢,不過雄英說的有道理,咱雖然精力充沛,難免後世有不勤政的帝王,如今我大明雖名義上無丞相,實則是咱把丞相的活兒都做了,六部官員,也並未比之前高效。”
“這話很對,孫兒認為,丞相還是有必要存在的。”
“就譬如說這移民之事,廣東廣西,山西湖北各地移民,都在罵咱,但這事兒實際上是李韓公提議出來的,與咱皇家何干?”
“皇爺爺,咱朱明皇氏,是白替他李韓公捱了天下人的罵!”
朱元璋哪還不明白朱雄英話中言語,狹長眼眸眯起,嘴角勾起笑道:“倒也有幾分真理。”
朱標看向自己兒子,表情複雜,雄英此子,從何處學來這心思。
朱雄英趁勢打鐵:“皇爺爺您和爹,主要得抓大放小,多立耳目,讓咱皇家的耳目遍佈天下,就先從皇家銀行開始,這大明皇家銀行,必得用我朱明宗室人員,日後不管官吏俸祿還是朝廷撥款賑災,都從大明皇家銀行去支取,不出五年,各地經濟命脈鹹扼其手,咱只要牢牢抓著驛站銀行,不怕地方官兒們不幹活。”
“回頭商品流通放開,百姓流通,不需黃策路引,商人們自然會將糧食這些運送到最賺錢的地方,比如九邊軍屯,到那時候,咱們直接給衛所將官發寶鈔銀錢,自己去驛站銀行支取,就地買糧,能省不少力。”
“就說四叔在北平需要大量糧秣這事兒,咱只要將北平收購糧草的價格提高一些,商人算一筆賬,海運淞滬出發,到北平有的賺,就不愁沒有商賈去做,他們到了北平,咱結算給他們大明寶鈔,任由他們在北方各地消費經商購買貨物,一年少說能為大明皇家銀行賺來上千萬兩銀錢。”
朱標寬潤臉上露出不可置信。
因為如今大明一年的稅收,也不過七八百萬兩白銀,若說開錢莊銀行能帶來上千萬兩白銀,朱標還是有些懷疑,不過他出生在太平商人陳迪府上,知曉商人多有銀錢,略一思索,就覺得朱雄英說的很對,而且可能最後皇明能賺的錢比這還多。
朱元璋點了點頭。
“那你所說的國債券之事?”
朱雄英伸了個懶腰,將兩手放在板凳上,眯著眼道:“皇爺爺,爹,這驛站銀行,和國債券,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
“咱開驛站銀行是為了啥?不就是為了給大明增加收入,集中銀錢辦大事,國債券就是如此,咱皇明如今的有錢人,無外乎商賈,勳貴,耕讀世家,還有寺廟佛頭和尚。”
“開銀行,那需要的不是金山銀山,需要的金河銀水,每日裡現金支取,似長江浪湧,似黃河奔騰,咱得想辦法把商賈,勳貴,士紳和佛頭們都團結起來,為我大明流汗流血的將士們做點小小貢獻!”
“這國債券,咱要給利息,譬如說第一期,咱放三年的短期國債,您先讓勳貴們‘主動’購買,千萬得以理服人,不可用強。”
“另外,就是著錦衣衛拿著名冊,專門找那些名商大賈,千年古剎佛頭主持賣國債,還有這個各地的遊商坐商什麼的,都組織起來,既宣傳皇家銀行好處,又推銷國債,一期國債可以分為北伐債和移民債兩種,以大明皇家銀行做擔保,若是還不起,就抵押山林,鹽場,鐵礦開發權,商人逐利,只要不傻,都能看出這買賣穩賺不賠。”
“跟商賈講完了道理,就是各地放高利貸的鄉紳,咱皇明也承認前元時地主鄉紳放出去的利市,所以他們不得支援我皇明?它搞高利貸必有大量銀錢,這類要讓錦衣衛重點關注,好好講道理,以理服人。”
“我聽周大伴說,北方陝甘和燕晉的商賈駝馬隊,許多是勳貴和南方文黨資助,這幫人都富得流油,和胡惟庸一樣,靠著和倭商西番貿易賺的盆滿缽滿,皇爺爺您就盯著這幫人下手,在北方和海上有買賣的必須得多買點,不買就好生講道理,他若不講道理,那咱們就耍流氓。”
朱標笑著問道:“如果他們也耍流氓呢?”
朱元璋和朱標都是當世頂尖的聰明人,朱雄英話語無需多說,他們早已明白。
朱雄英又伸了個懶腰,將小腳丫子愉快地在洗腳盆中翻滾:“他若耍流氓,咱們就跟他們講道理,我皇明向來以理服人。”
三人對視一眼,皆是哈哈大笑。
朱雄英撇嘴道:“另外就是咱皇明的兩京輪戍,皇爺爺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