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太子朱標登基後,李善長一直處於賦閒狀態。

他也難得清閒,能夠在屋中陪著太上皇朱元章四處巡視,還能著書立作,得幾日輕鬆,今日他得蒙太上皇恩寵,前來北海釣魚。

二人分持一竿,周圍隨侍離開老遠。

朱元章鬚髮皆白,但是精神更顯,他眼眸精亮,說道:“善長呀,遼東和漠南收回後,我大明商路往北面開了兩千裡啊。”

李善長手中持著一根青竹魚竿,聞言似乎是過於老態,緩了緩才反應過來,錯愕轉過頭道:“呃,是呀上位,自此以後,大漠南北,我大明的茶餅,大黃,鐵鍋,皆暢行無阻,南方福建,江西茶山將要大興。”

“不夠!”

朱元章搖搖頭。

他精神矍鑠,說來也是奇怪,放權之後,他對於天子大權反而更加看重,大明許多國策,其實都是他借朱標的旨意來實施。

當然,這些政策都是根據朱雄英所寫的施政綱要而來。

“湖南,湖北,四川,能種植茶樹的地方,讓軍屯衛所好生試種,多從江西福建,浙江抽調老農過去教授。”

“湖南和湖北,武陵蠻,苗蠻不服管教,以茶葉促商,保農,可安定經濟。”

“善長公,再過三年,我大明就可以取消人頭稅了……”

朱元章似是無意間,給李善長透露了一個重大的訊息。

李善長身子一顫。

這的確是個很巨大的訊息。

人頭稅,就像是一個牢牢束縛著大明老百姓的賦稅,這個賦稅可操作空間極大,怎麼收,收多少,全在稅吏掌握。

大明用五年保民生,如今第二個五年計劃搞經濟,如今不過兩年,經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家的金銀儲備,還有國債券發行穩步上升。

如今大明每年的人頭稅,實物摺合錢糧,能到朝廷國庫的,大約有一千二百萬石,摺合成大明銀元,一年大概一千二百萬塊銀幣,白銀六百萬兩。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這裡頭還要除去火耗,貪墨,各種虛報,真正拿到國庫的,估計只有一半。

而且這人頭稅,極大的影響到了大明老百姓編民入甲,也影響到了生員們製作黃策,丈量田地。

三年,還有不到三年,大明就可以施行稅改。

取消人頭稅,再施行一條鞭法。

其實一條鞭法,王安石當年變法也有差不多的政策。

而在朱雄英來的那個時空,雍正就使用的是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同時加了最重要的一條,士紳一體納糧。

如今,大明的生員和鄉紳都是有優待的,可以免稅。

不僅免稅,國家還會給發一些糧食。

這就讓他們有空子可以鑽。

很多士紳,大量吸納破產的自耕農,佃戶,長工,變成了他的族人家人,就不用交稅,尤其是人頭稅,漸漸的,隱戶,逃戶,就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少。

這樣的後果是後期國家收到的人頭稅幾乎是空白,等於無。

尤其是如今,已經龐大起來的勳貴,還有南方的富商,文官集團們。

他們擁有龐大的實力,有些地方豪強,稅吏都不敢上門催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