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系統爸爸你出來啊(第1/3頁)
章節報錯
翌日。
朝陽初照,朱允炆牽著朱允熥,興奮地跑到了石階上,對著紫金山發出了清晨的第一聲吶喊。
“喂!”
雖說朱明皇室子孫,在十歲之後,大都要去中都鳳陽體察民情,與民同住,知曉民間疾苦,但那對於朱允炆和朱允熥來說還太過遙遠,朱允炆長大到如今五歲,出過皇城紫禁城的次數屈指可數。
紫金山虎踞龍盤,山勢雄渾如臥龍。
朱元璋身穿鍛鍊身體的汗衫,和朱雄英一道正在拉筋骨,朱元璋笑容滿面地望著幾位皇子,年歲稍小的,如代王朱桂,寧王朱權,湘王朱柏,肅王朱楧等,學著朱允炆的模樣在那石階上上躥下跳,哇嗚哇嗚喊叫,稚嫩聲音在山谷迴盪,不由呵呵笑了出聲。
他扭過頭,卻見朱雄英正好奇地盯著周圍的樹。
“皇爺爺,這些樹都是您下令種的嘛?”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
“雄英你看,這些桐樹棕樹漆樹,歲收桐油、棕片、生漆用,既可修飾舟船,又能賣錢,咱還讓老百姓種了許多槐樹棗樹柿樹,鳳陽也有不少。”
朱雄英很是敬佩地道:“皇爺爺您這項政策太好了,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日後這些樹定能排上大用場!”
當年南方基本平定後,朱元璋念及安徽鳳陽等地,十年九荒,百姓貧窮多災,便勸各地百姓多種桑麻柿棉,還種核桃,全國衛所屯田士兵,每人需要種植百顆桑樹做絲綿製衣,衛所周圍多栽槐樹,核桃,柿子樹,棗樹這類能補充糧食的果樹。
為此還有句歌謠在民間廣為流傳:“老枝收柯伐去燒,重新接起新枝條。雖然未經風雨苦,自是先沾雨露澆。四五鍬土牢護足,二三皮篾緊纏腰。奉君看顧回家後,吩咐兒孫莫去搖。”
伸手將汗衫拍了拍,朱元璋單手撐在欄杆上,望著遠處,狹長眼眸眯起笑道:“咱這些政策是為了老百姓災年有吃食,荒年有柴燒,大孫你給的許多建議也很好,就譬如太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咱皇明朱氏是得抓緊槍桿子和官吏教育。”
說著他回身看了看自己那些皇子,皇孫。
嘴角勾起,朱元璋眸子閃爍,低聲道:“你那句話很對,天下若有戰事,文官可逃,武將可降,獨朱明皇室,斷不可走!”
朱雄英心中一動,低聲問道:“皇爺爺,您同意啦?”
朱元璋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之前,朱雄英建議對朱明現在還在應天府的皇子皇孫,進行準軍事化教育,簡單點來說,就是後世軍校教學的那一套。
將皇子皇孫,還有勳貴子弟,集中起來在一所學校中上課,這所學校就叫做皇家軍事學院。
大明皇家軍事學院,除勳貴皇室宗室,還選取各地忠烈子嗣入學,不僅教各類軍事知識,也進行軍事體能訓練,學滿五年後,派遣往九邊隨軍歷練。
朱明皇室所有皇室子孫,年滿八歲後,都需要到大明皇家學院上學。
純靠朱雄英自己教,他教不了多少。
而皇明對槍桿子的需求卻越來越高,按照朱雄英的設想,我大明日後要強盛千年,除了底層良家子基本盤,勳貴宗室槍桿子也必不可少。
在皇家學院,主要給這幫大明未來勳貴階層,灌輸工科精神以及進取之道,讓他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和征服欲,一來不會被底層官吏矇蔽,二來爭取把這些勳貴和宗室二代捆綁在同一個理想戰線上,播下革命的火種。
為大明之崛起,而讀書!
同志才是信仰,同胞並不可靠。
大明什麼最重要?人才!
一手抓人才,一手抓建設,才能讓大明走的更遠。
如今皇明的均田土改,已經開始轟轟烈烈的在皇田和官田中推廣,並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抗。
譬如說,河南有衛所軍屯的軍戶,聚集起來強烈反對均田土改,他們不要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