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不生我朱雄英,大明萬古如長夜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午。
結束了一天課程的朱雄英扭動著胳膊,皇爺爺朱元璋龍精虎猛,捎帶著自己這些小輩也遭殃,按道理來說,像是他們這樣年歲的小孩子,一天上課不應該超過三個時辰。
實際上……
“硬不硬?”
“好像,有一點軟……”
朱雄英讓朱桂戳了戳自己的腿,他感覺有些悲傷,我每天都有鍛鍊的,颳風下雨從不間斷,俯臥撐和仰臥起坐各一百個。
就算是蹲馬步,我也從沒落下。
擦拭了一下額頭上微微出現的汗水,朱雄英悲從中來,居然堅持不到四個時辰就軟了,哎,我不行了。
男人怎麼能這麼快就軟?
悲傷地抬起頭來,朱雄英面帶四十五度淡淡的憂傷,果然讀書是最傷人的,我連四個時辰馬步都堅持不了,還出了汗水,甚至大腿都已經有了微微的痠痛感,八歲大劫,八歲大劫呀。
朱桂則是疑惑地看著他,正欲說話,另外一個溫潤聲音傳來。
“十三弟,雄英,你們在幹什麼?”
來人乃是蜀王朱椿,年僅十一歲,比魯王朱檀小一歲。
但是他和朱桂一樣,都是郭惠妃所出,是郭惠妃所生的三個兒子中的長子,郭惠妃乃是滁陽王郭子興的親生女兒,而馬皇后只是郭子興的養女,可想而知他有多受寵。
他卻從不跋扈,被郭惠妃教授的溫文儒雅,喜好讀書,從不打罵下人,對誰都很溫和。
更難得的是,馬皇后每次帶領後宮之人在皇宮裡的皇田勞作,朱椿有空必定去幫忙耕種,知五穀,四體勤,能耕讀,在體會過耕作不易之後,朱椿年紀輕輕便寫下了“忠孝為藩”四字自省,讓自己時刻牢記藩王規束。
在前世朱雄英所在的那個時空,蜀王朱椿也是從朱允炆和四叔朱棣手下安然度過的藩王之一。
而且,他就藩後為蜀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勸農扶耕,又因為他和王妃都信佛,就在王府附近修建慈濟院,給蜀地的孤寡老人,沒有親人的小孩居住,時常恩施布粥,接濟周圍的窮苦百姓。
和朱檀的荒誕跋扈不同,也不同於朱桂的文弱,朱椿長得文質翩翩,他身材修長健碩,只比朱雄英矮億點點,眉目俊秀,雖年少,已有書生之風,言談舉止,顯得很是溫和雅量。
“哥。”
朱桂笑著眯起了眼睛。
“十一叔。”
朱雄英則是拱手行禮,明初的皇宮之中,彼此禮數束縛並不是特別多,這是因為朱元璋發自布衣,還當過和尚出去討過飯,馬皇后也是起自底層,不喜繁文縟節。而且朱元璋管理孩子和後宮的方式有一種以前地主老財的風格,從他對元順帝的後宮妃嬪照單全收就可以看出來,有的吃就行,毫不嫌棄。
這種風格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朱椿和朱桂,還有朱雄英他們這些下一代。
因著朱椿曾經跟隨朱元璋回中都鳳陽祭過祖,在外面見識過百姓疾苦,所以他不管對誰都笑呵呵的,毫無架子,伸手撫了撫朱雄英肩膀,嘆道:“雄英都已經比我高了。”
朱雄英卻擦了擦自己額頭上唯一的一丟丟汗水,嘆氣道:“高有什麼用,我都出汗了,哎,可憐我自幼體弱多病。”
端起枸杞水猛灌了一口,朱雄英表情萎靡。
這動作看的朱椿和朱桂都是一愣。
因為朱雄英明明看著龍精虎猛的,面色紅潤,眼睛精光四射,而且哪有什麼體弱多病的模樣,個子比朱椿和朱檀都高,起碼有一米五,再長一長肯定能躥到一米八一米七,這是八歲?
正在一邊練字的朱檀聽到,很是鄙夷地瞥了朱雄英一眼:“假道學,偽君子,哼!”
朱椿稍微愣了下之後,淡淡笑了起來,他笑的時候嘴角勾起,和郭惠妃有幾分相似,眼眸清亮,說道:“我聽說你用激將法勸母后服食補品?雄英你的法子雖有些無禮,卻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母后身子骨弱,我苦勸她休息,她也不聽,哎……”
馬皇后乃是後宮之主,所以其他妃嬪的子嗣都要叫馬皇后母后,叫自己親媽母妃,因為馬皇后是郭子興養女,和朱椿的生母郭惠妃自幼一起長大,比親姐妹還親,所以朱椿十分關心馬皇后的身體,他是個很孝順的人,為了馬皇后的身體也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