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心意(4000)(第1/4頁)
章節報錯
京口有一山,名為北固山,山上有一樓,名為北固樓。
高澄行至樓前,迎面望見了蕭衍生前所題:
‘天下第一江山。’
隨行之人都知道高澄字跡醜陋,也沒人提議讓天子留下墨寶。
高澄登樓遠眺,一覽大江滔滔。
心潮澎湃之餘,高澄狠拍欄杆,眾人不解其意,高澄也未解釋,可拍了好幾下才記起來,辛棄疾把欄杆拍遍,那是在建康賞心亭,是宋代丁謂所建,如今還沒影咧。
但小高王是天子,只見他掏出腰間寶刀,瞧上幾眼,留下一句: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也不解釋,只一聲長嘆,便揚長而去。
隨行官員們跟在身後小聲滴咕道:
“陛下究竟是何意?”
“興許是要滅梁?”
“胡扯!陛下豈是言而無信之人,依崔某之見,定是責怪我等沒有在江南尋訪美人。”
“崔僕射言之有理。”
“要論知聖心,體貼君上,還得是崔僕射。”
聽著同僚們的馬屁,崔季舒不由暗自得意道:
‘沒有人比我更瞭解陛下。’
行至江畔,高澄將段韶喚到身邊,與他說道:
“我不日就將北還,江南之事悉數委於你手,若形勢緊急,孝先可先斬後奏。”
“陛下且放心,京口雖彈丸之地,但臣定為陛下紮根於此。”
段韶承諾道,在他眼裡,南梁水師還有些能耐,但步騎實在不夠看,高澄在江南給他留了三萬大軍,若非高澄不許,他有信心隨時可在建康行廢立之事。
高澄也瞭解自己這位表兄,叮囑道:
“孝先萬不可有輕敵之心。”
段韶這才肅容答道:
“臣謹記在心。”
高澄想了想,又告戒道:
“駐守京口,不可貪念美色,當約束部眾,萬不能擾民。”
段韶正氣凜然道
“陛下勿憂,臣生平不貪財、不好色,亦當以此感召三軍。”
高澄心道,好傢伙,你還當面欺君是吧,當然,他也知道這是段韶跟自己說的玩笑話。
“感召三軍就免了,嚴肅軍紀即可。”
一行人回到京口鎮城,就有蕭綸使者前來向高澄求借糧草與兵械。
小高王是個熱心腸,聽說蕭綸要興兵南下與蕭紀交流意見,當即應允,讓來人與崔季舒商量具體數量,並大手一揮,給蕭綸免了利息。
高孝瓘跟著父親回到臨時住所,心情還帶著幾分沮喪,此前父親承諾將來南征,必會帶上他們兄弟。
如今做是做到,但與自己想象中的情況小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