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南朝造反,無論是荊州軍閥,還是江州強藩,都有許多成功與失敗的桉例可供借鑑參考。
其成敗根源,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起事之後,便得立即出兵,順江而下。
蕭綸為了這場叛亂,早已謀劃多時,在廣發檄文,聚眾起事的當天,便親自領軍往江州,欲與蕭繹會師。
而蕭綱也早有準備,他以老將羊侃接替蕭正德,都督京師諸軍事,除皇太子蕭大器隨他鎮守建康外,又派次子尋陽郡王蕭大心、第三子臨川郡王蕭大款、第四子南海郡王蕭大臨、第五子南郡王蕭大連、第六子安陸郡王蕭大春等成年子嗣共計十二人,分別鎮守自己所控制的州郡。
危急關頭,相較於外人,他更信任自己的兒子。
畢竟地方官員有可能向蕭綸、蕭繹獻城投降,但膝下諸子,可不敢把自己性命寄託在叔父們的仁慈身上。
五月初八,蕭綱在收到蕭綸檄文的第一時間,即下詔,將蕭綸、蕭繹定為叛逆,革除其族籍,撤銷二人官職,將建康城中二人質子盡數捕殺,其中就包括蕭綸長子蕭堅,以及蕭繹長子蕭方等、次子蕭方諸。
都已經劍拔弩張了,哪還是顧及叔侄情分的時候。
江南大戰一觸即發,潛伏在江南的探子們紛紛將情報傳回江北、蜀地、嶺南。
別看高澄遠在洛陽,不同於其餘兩方翻山越嶺,沿途可謂是一馬平川,反倒最先得知訊息。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他蕭家兄弟相殘,這是上天都要把江南贈予陛下。”
崔季舒的恭維讓高澄心情舒暢,昨晚夜訪瑤光寺的疲憊也被一掃而空。
散騎常侍祭酒陳元康詢問道:
“陛下,如今蕭氏兄弟已經撕破了臉,我等是否該做戰前準備?”
“戰前準備不是早就在做了麼。”
高澄看向崔季舒笑道。
崔季舒於是為陳元康解惑:
“陛下以斛律光沿漢水進軍,為其在新城調運大量輜重,實際遠超西征所用,正是為將來南下做的準備。”
陳元康聞言恍然大悟:
“陛下深謀遠慮,非臣所能及。”
其實以陳元康的智慧,又怎會不知高澄命斛律光走東三郡的意圖,有此疑惑,不過是為了奉承而已。
這記馬屁拍的高澄渾身舒坦,陳元康侍奉人的本事,估計也就崔季舒能與之並肩。
戰前準備無外乎三項,召集兵馬、徵召民夫、以及準備糧草、牲畜、兵械。
京畿軍團除假期以外,都在洛陽城外駐紮操演,無需再去召集。
至於民夫,可以一邊南下,一邊命各地州郡官員徵召,也不耽誤事情。
而糧草、牲畜、兵械,正如崔季舒所言,高澄早就以替斛律光提供軍需為名,在漢中東三郡之一的新城郡設立輜重大營,隨時可以調作南征之需。
也就是說,高澄隨時都可領京畿軍三萬騎卒,六萬步卒,配合留在上庸郡的二萬水師南下。
與此同時,宇文泰也親臨楚州州治墊江縣(重慶巴南區),與眾將規劃出兵方略。
“高賊佔據宜州江北之地,為夷陵郡,以薛孤延領兵駐守,末將以為,我等當由宜州江南之地東出,留軍駐守,以免薛孤延渡江斷絕我等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