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光有自己的御眾心得,征戰在外,全軍營寨沒有紮好,哪怕帥帳已經安置妥當,他也絕不入帳休息,將士們的飯菜沒有煮好,他也絕不動快子。

傷兵營是斛律光經常出入的地方,雖然做不到吳起吸膿的地步,但也會慰問傷員。

每逢戰後,他都會親自弔唁死難的將士,二十年來,高澄賞賜斛律光許多財物,但他統統分賜給死難將士的家屬。

要是換個人幹這種事,以小高王的疑心病,保準要懷疑對方邀買人心,意欲何為。

但斛律光與他相知相識二十年,高澄也清楚斛律光這人是真的不愛財,少有私心,至少這麼多年就沒看到過他有傢俬、隱財。

這一點與高澄吝嗇且好色的表兄段韶形成了鮮明對比。

斛律光雖然性格急躁,卻也有謹慎的一面,他總要親自巡營查哨才能放下心來。

這也許是高歡第一次西征時,被西魏將領達奚武領了兩名騎士混進大營,將賀六渾的底褲都給看穿的教訓太過深刻。

四月十六,斛律光正身穿一身鎧甲親自巡營,有哨騎快馬回報,先鋒大將宋子仙連拔三處據點,屠盡堡中守軍,已將屍首帶上啟程,去往西魏守軍的另一個據點。

斛律光聞言暗自點頭,就這樣打,只要殺得人足夠多,用屍首壘的京觀足夠高,總能使後面的守軍膽寒。

“這宋子仙著實是員勐將。”

斛律光回頭對隨他一起巡營的大都督獨孤永業讚道。

獨孤永業笑道:

“若非如此,將軍也不會以他為先鋒。”

斛律光派遣宋子仙為先鋒,當然不是存心要消耗侯景麾下的軍事力量,實際上受高澄態度的影響,高澄的這些個心腹早就接納了侯景。

再怎麼說,侯景也是懷朔出身,是高歡未發跡前的舊友,跟高澄的矛盾也只是輕視初出茅廬的小高王,在平定三荊的時候聽宣不聽調,算不得深仇大恨。

而是宋子仙確實有本事,否則侯景也不會放心將部隊交給他來統率。

坐鎮西城縣的楊忠得知北齊軍隊在攻破據點以後,不管守軍是不是出自北鎮鮮卑,統統不要俘虜,不禁暗罵斛律光不講規矩。

猶記得當年高歡兵敗沙苑,丞相宇文泰俘虜大批東魏將士,自己養不起這些人,又因他們北鎮鮮卑的出身,只得盡數放還。

楊忠當然也知道那是十四年前的事了。

自賀拔嶽奪取關西以來,雙方對立近二十年,兩方鮮卑將士同出自北疆六鎮,一起在河北舉事的那點情誼,至今也剩不了多少。

同時將士之中老一代人漸漸澹出,以及高澄陸續補充漢軍戰兵,也是斛律光敢於不要俘虜的原因。

如今犯愁的成了楊忠,他清楚隨著被屠戮的據點越來越多,死亡的恐懼終將戰勝一切。

至四月十八日,北齊各部輪番上陣,累計攻破九個傍險而築的西魏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