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重歸洛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澄受任大將軍後,分派京畿軍眾將鎮守各州,梁州刺史斛律光也是那時候被外放大梁。
政務有僚佐府吏協助處理,斛律光在梁州也時常領著部眾圍山狩獵,耍樂之餘,以此練兵。
日子過得舒適,但這名敕勒族的年輕將軍更向往戰場,而不是整天聽著一眾文士向他彙報政事。
當他從高澄口中得知高歡同意合併州郡,而高澄也將重新安排駐京大將,往後作為增援部隊,參與戰事,斛律光當即向高澄請命,重返洛陽,做回駐京大將。
其實哪怕斛律光不說,高澄也已經打定了主意將他作為京畿軍六部之一的統兵大將。
而新組建的京畿軍五將,斛律光、高敖曹、慕容紹宗、劉豐、侯淵之外,合併後的梁州刺史段韶以及陝州刺史高季式將來也註定要加入其中。
不管是斛律光,還是段韶讓這兩人主政地方,而且還是腹地,屬實是大材小用。
也就高季式鎮守陝州,以備隨時支援潼關,算得上知人善任。
來梁州之前,高澄途經濟州、齊州、兗州三州之地。
由於時間匆忙他並沒有在濟、齊二州多做停留,高慎在齊州一改光州時的作風,哪怕只是少量隨他赴任的家奴,他也照樣嚴加約束,治理地方也稱得上用心。
而過兗州時,高澄關注的重點並非是民生問題,妹婿劉洪徽到任不足半年,在行政上多遵循前任崔季舒的政策,並未有大的改動。
高澄只匆匆視察了兗州牧場。
自太昌三年(534年,高隆之受命主持營構監在河南、河北等地開設牧場以來,培育戰馬也有五年的時間。
五年來,年年都要從財政中撥出鉅款,收穫卻微之甚微。
但小高王有的是耐心,辦馬政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也才19,有的是時間。
兗州牧場中所培育的多是馱馬,戰馬基本集中在定、瀛、幽、燕、朔等州。
也不能小看了馱馬的重要,無論是行軍過程中為將士拉載甲冑器械,還是供騎卒代步,都有大用處。
高澄只在梁州逗留了一天,他與斛律光,以及下一個目的地被憑豫州刺史段韶的感情,對這兩人無需刻意去籠絡,只要不保證對旁人的恩寵不超越了他們便可。
畢竟論資歷,武將中段韶、斛律光、高季式三人,文士中孫搴、崔季舒、楊愔三人,這就是高澄留守鄴城時三文三武的班底。
只不過孫搴這位最先投效的文士早早被高歡索要,之後又醉酒而死。
去年五月,段榮去世,段韶大受打擊,瘦得都快沒有人模樣了。
而這次高澄抵達虎牢關,發現他的氣色已經完全恢復,甚至段韶還帶著小高王在虎牢城裡微服私訪,往勾欄聽小曲。
段韶閒來無事,總喜歡微服玩樂,高澄往日很少參與其中,這一次也算破了例。
但讓高澄驚訝的是,今兒聽曲的賞錢居然是段韶主動掏的。
眾所周知,段韶忠孝仁厚,智勇雙全,就兩毛病,好色與吝嗇。
作為一隻鐵公雞,段韶在歷史上出了名的一毛不拔,這一點,高澄與他自幼相處,多有體會。
事出反常必有妖,高澄估摸著表哥一定有是要求自己,否則今天不僅拖著他微服間行,還難得大方一回,主動掏錢。
要知道,往常他倆再加一個斛律光、高季式,在河北時,常常外出喝酒,從不見段韶往外掏過一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