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宇文泰覺得自己是倒了八輩子血黴才攤上高澄這樣的對手。
相比於西潼關受擾,他更頭疼竇泰、斛律金所領的三萬輕騎。
軍隊是由高歡所派遣,但宇文泰還是認定主意出自正在晉陽的高澄。
這支騎兵也不攻城拔地,就是毀壞城外莊稼,你總不能在把田畝搬進城裡吧,稍有風吹草動,立即撤走。
宇文泰麾下有騎兵萬人,但偏偏那群東魏騎士配三馬,來去如風,追又追不上,滑得跟泥鰍一樣。
缺不缺德呀!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因戰馬與士卒的補給問題,只能禍害渭北,不敢南顧,但也著實令宇文泰大為煩心。
玉璧這個前哨基地不拔除,渭北就是高氏的跑馬場,時日一久,渭南也會不得安寧。
聽說陝州刺史王思政又在玉璧加固城防,每每念及,宇文泰都夜不能寐。
縱使睡了,夢裡也常常唸叨玉璧與王思政,當然頻率最高的還是高澄的名字。
作為宇文泰的福報,小高王算是黑獺惡夢裡的釘子戶了,哪哪都有他。
盧道虔就沒宇文泰這份煩惱了,接到高澄來信後,對他甚至整個范陽盧氏來說,這個決定雖然艱難,但必須要下。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沒當定州刺史,趙郡李氏沒當殷州刺史,渤海高氏沒當冀州刺史。
河北四姓五族,總不能你范陽盧氏就例外,把持著幽州刺史的位置吧。
高澄已經把路給他們鋪好了,是放棄幽州刺史,升任幷州刺史,將重心由地方轉移至中央,還是繼續耕耘幽州,進一步鞏固家族對幽州的控制。
就家族利益來說,深耘地方才是硬道理,但必須顧及到高氏的態度,真惹惱了高歡、高澄父子,帶著大傢伙一起打你,范陽盧氏對幽州掌控再深也吃不消。
當年他們傾力支援的劉靈助聲勢何等浩大,不還是被高澄部將侯淵千騎擒殺。
作為范陽盧氏北祖大房主事之人,盧道虔將其中利害與族老分析過後,眾人最終少數服從多數,支援盧道虔赴任幷州刺史,由高澄所提議的高乾接任幽州刺史一職。
盧道虔在做出決定後,立即去信給高澄。
而高澄此時早已經回到了洛陽城。
晉陽雖好,卻不能久留,洛陽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宋欽道已經深度參與封述等人編訂律法一事,並多有建言。
而宋遊道就任尚書左丞後,高澄賦予尚書左丞刑獄審理之權。
得到這一職權的宋遊道,在聽望司的情報支援下,立即對高澄所劃定的貪腐人群重拳出擊。
過往杜弼領銜的御史臺,有聞風奏事之權,高澄為了保留所謂官員體面,允許留職議罪。
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隨著高澄以及高氏的統治越發穩固,小高王也撕開了他面對貪腐的偽善,露出猙獰面目。
凡是由高澄授意,被宋遊道拿去的官員,別說留職議罪,進門就是刑具加身,棍棒拷問更是常有之事。
宋遊道量刑又秉持從嚴從重的原則,洛陽官場給他起了一個‘宋閻王’的諢號。
另有童謠傳唱,以警示世人:
‘宋閻王、送閻王,遊魂踏上黃泉道,貪官汙吏莫猖狂。’
至於童謠都是誰所編,又是哪些人在故意散播。
首先排除高澄與聽望司,他們從不幹這種背地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