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一個人,知道高慎垂涎李昌儀,也許就把側室賜給了他,以邀買人心。

史書上並不缺乏這樣的例子,一個婦人而已,何足惜哉。

但高澄可接受不了用自己小妾拉攏下屬的做法。

高家兄弟不願多提,高澄也故作不知。

這事一掀開,豈不是證明自己當年在陳元康府外等候高季式醒酒,是因為知曉高季式的酒後抱怨,而故意拉攏麼。

況且雖然感情不深,但到底是親兄弟,否則高季式也不會特意為高慎隱瞞此事。

高澄也懶得去捅穿這層窗戶紙。

對於高慎,只要不把他放在梁魏邊境,以及東西兩魏交界處就行。

歷史上他的投敵,一是因為高歡不喜,其次是因休妻與崔暹生怨,惹得高澄厭惡。

在東魏這塊地方,惹了高家父子,除了叛逃也沒別的選擇。

這一時空,高歡對高慎的觀感並沒有多少改觀,但高澄信重高氏兄弟的態度擺在這裡,高慎無論如何也不至於要在腹地舉兵叛亂。

翌日,清晨,高澄向高歡請問的時候與他說了要將高乾、高慎兄弟調去地方任職一事。

當年高澄初任京畿大都督,領高敖曹,還有高季式南下,考慮到當時高慎也在膠東半島任職光州刺史,因而才把高乾調來晉陽。

今時不同往日,高氏根基已固,高澄在河南黨羽密佈,高氏兄弟中,高敖曹、高季式都已被他馴服。

有家眷為質,此時也無需再將高乾留在晉陽。

高歡並沒有遲疑,當場答應下來,並沒有別的提醒。

他相信高澄會把一切因素都考慮在內。

事實也正如高歡所料,高澄得了首肯,立即命人喚來高乾、高慎兩兄弟,高季式未受招,卻也跟著來了。

高澄為高氏兄弟準備了兩個去處,一個是幽州,另一個則是齊州。

交由他們自己選擇。

“我為長兄,自該由我先選。”

高乾衝高慎輕笑一聲,對高澄正色道:

“乾願往幽州任職。”

高慎正欲爭辯,高澄卻已經拍板:

“既然乾邕(高乾去幽州,齊州刺史一職便交由仲密(高慎了,幽州非安寧之所,齊州卻在腹地,數千家丁部曲就由乾邕帶往幽州鎮守,如何?”

這數千家丁奴僕自有來歷,當年高歡奪權,高氏兄弟各有出路,高乾棄武從文,在洛陽任侍中、兼司空,高敖曹在家丁部曲中挑選精銳,投身軍旅。

高慎領其餘數千家丁奴僕往光州赴任,這才有了他放縱部曲,劫掠地方之舉。

對於高澄的提議,高慎沒有異議,高乾也沒有推辭。

高乾、高慎都很清楚,高澄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許高慎帶著這群人上任,禍害地方。

為了能夠遠離厭惡自己的高歡,逃出晉陽,高慎願意做這樣的置換。

其中一個原因自然是,將這數千人帶去齊州,三年免稅期一過,為這數千奴僕繳納的人頭稅每年就要數萬錢。

而派往幽州,高澄為了能使他們協助高乾看管范陽盧氏,必定不會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