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盡釋前嫌(第1/3頁)
章節報錯
因孫搴醉死,陳元康得以升任相國府主薄,獨掌機要。
高歡親自與遺體道別後,也沒有為難陪酒的司馬子如,只是讓他為自己舉薦一名人才以做補償。
司馬子如舉薦了高澄麾下一名幕僚,魏收。
於是高歡派人詢問高澄,能否將魏收派往晉陽,為他代筆。
沒文化是這樣的。
連高澄都只能算是半文盲,不會真有人認為賀六渾飽讀詩書吧。
同時高歡也是為孫搴討要儀同三司、吏部尚書、青州刺史的身後殊榮。
這也是高澄能夠得知這件事情的原因。
感受到了高歡的尊重,高澄沒有拒絕,一面在往信都的途中草擬了追贈文書,送往洛陽。
一面又派魏收往晉陽效力。
高澄身邊記事有張師齊,行文有溫子昇、邢邵,魏收確實不得用,因此他放人也痛快,完全沒有當年放走陳元康的不捨。
但表面上的惺惺作態是做足了,憑他爐火純青的演技,魏收瞧不出一點破綻。
或許看出來了,也會裝作不知,並要感激涕零,這是上千年來的主臣規矩。
酒這種事,有些人可以勸,比如眼前的舅父婁昭。
有些人勸不了,比如來了信都就被高澄趕回渤海掃墓的高季式。
拿孫搴醉死去勸高季式?
別說笑了,歷史上就是他與司馬子如、孫搴三人共飲,一個活生生的人醉死在自己眼前,高季式喝酒有過收斂?
對於這種酒鬼勸不了,只能以大將軍的身份強制命令他少飲。
孫搴之死也剛好給了高澄這個由頭,收到孫搴死訊,高澄就給高季式定了量,每日不能多過兩壇。
這年代的酒水都能把老酒鬼醉死,真不知道這些人究竟灌了多少。
總不能其實是撐死的吧。
離開婁昭府上,由薛虎兒領人掌燈護衛,高澄就著月色回府,先往元仲華、爾朱英娥等人屋裡探望一圈,卻在李祖娥門前止了腳步。
李祖娥是在高澄出鄴城前到的,相處了些時日,對他的態度談不上熱情。
高澄心思多細膩一個人,立馬就感覺到了她的疏遠與抗拒,只怕李祖娥還是過不了李祖猗給他當了外婦這件事。
也對,高洋贈送百箭給元昂,又在靈堂**李祖猗,本是要把她帶進宮,是李祖娥哭鬧著要講後位讓給姐姐,由婁昭君出面干涉才罷休。
搖搖頭,都已經吃進肚子裡的肉,怎麼可能吐出來,大不了尊重你的意願,不讓你們兩姐妹一同侍寢。
一念及此,高澄險先改主意,今晚不住王氏屋裡,改與元玉儀、元靜儀兩姐妹同宿。
屋裡崔幼娘還在對李祖娥反覆說教,這幾日都是她們母女同住。
高澄在門外輕咳一聲,屋裡立即止住了談話,崔幼娘出門來迎。
崔幼妃如今也才三十五歲,能生養出李祖猗、李祖娥兩姐妹,模樣自然不會差到哪去。
這年紀,還養得細皮嫩肉,難怪十餘年後,高洋要給這位守寡的岳母抽上一百多馬鞭過癮,打得皮開肉綻,血流滿面。
不過這輩子算她運氣好,小高王這個女婿沒那麼粗魯,一百多鞭子肯定是不要捱了。
仔細想來,這輩子可不能虧待了李希宗這個岳父,居然敢讓風韻猶存的妻子親自送女兒來自己面前。
這份信任,小高王是真的被感動到了。
打定主意回洛陽後,就要找高歡將岳父這位上黨郡守調往河南好生重用。
這年頭,在女色方面,還相信小高王人品的人可不多了。
“祖娥正與妾身唸叨著大將軍,不想大將軍就來了,大將軍請進,妾身還有些事要去尋祖猗。”
說著,崔幼妃款款一拜,便扭著腰肢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