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吏部尚書(第1/3頁)
章節報錯
“阿惠是要替為父管馬?”
高歡望著高澄的目光越發幽邃,意味不明。
“父王,孩兒並非妄想染指戰馬調派,只是回想昔日大魏畜牧繁榮,再對照如今的情況,難免唏噓,這才向父王進言。”
高澄神色坦然道。
高歡這才放下心來。
北魏曾經繁榮的畜牧業,他也清楚。
十六國時期就號稱馬匹百萬,統一北方後與柔然交戰更是屢有斬獲,戰果最豐盛的一次是429年,太武帝拓跋燾大破柔然,獲得戍馬百萬,回師途中又順道搶了一波高車國,繳獲馬、牛、羊共計一百萬餘。
當然,發家致富不單靠搶,遍及漠南、河西、山西、河北這些地區的國營牧場也在為北魏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
然而隨著王朝走向末年,再優秀的馬政也將走向崩潰,導致北魏末年戰馬奇缺,這才有了高歡強搶爾朱榮遺霜三百匹在戰馬的舉動,險先未出山西就與爾朱氏提前翻臉。
佔據河北這個原本的產馬地後,高歡在韓陵決戰也只湊了兩千騎出來。
直至襲佔晉陽,從幷州牧場蒐羅馬匹,才有足夠戰馬支援竇泰一晝夜奔襲三百里。
攻佔秀容川,高歡在安葬爾朱兆,安撫其部眾家卷之後,便立即視察爾朱氏數代經營的秀容川牧場,這也是高氏戰馬最大的來源地。
“阿惠有何打算?”
去除了心中的疑慮,高歡詳細詢問起高澄對於重構馬政的想法。
“孩兒請調秀容川優良馬種,往河南、河北設定牧場,培育戰馬。”
高澄建議道。
“河南。”
高歡沉吟一句,隨後問道:
“可是要在石濟(河南滑縣)以西、河內(河南沁陽)以東重設河南牧場?”
“正是當年孝文皇帝經營舊址。”
當初孝文帝南遷洛陽,便選擇在石濟與河內之間設立馬場,培育戰馬,以準備未來南北統一。
高歡聞言思索許久,還是拒絕道:
“重構馬政,所耗頗多,見效卻要長久,關西宇文泰非我敵手,只怕河南、河北牧場未有出產,宇文泰早已為我所滅,而江南水網密佈,若要圖之,當興水師,以建造船隻為主。”
高歡滿懷信心的模樣,給予高澄極大的震動。
但他還是吹捧道:
“宇文泰、蕭衍待死之人而已,父王要做的是領三十萬騎,北擊柔然,威震大漠,使各族懾服,成就無上天可汗之名。”
高歡雙目一亮:
“什麼可汗!”
“大漠各族所共尊的天可汗!”
高澄肅容道。
高歡聞言大笑:
“哈哈哈!天可汗!好一個天可汗!”
但笑過之後,又為開銷犯難:
“並非為父不思北擊胡虜,是否能將馬政之事往後推遲,將錢糧花銷在當務之急上。”
誰都知道重設馬政的利處,高歡曾經可以為了三百匹戰馬而眼紅,如今卻對馬政束之高閣,說到底還是重構馬政錢糧損耗大,見效又慢。
高澄也知道錢糧才是關鍵,於是提議道:
“如今四海威服,父王親黨出鎮地方,何不趁此機會搜檢戶口,增加稅戶。”
高歡撫須沉吟片刻,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