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巡視河北期間,關西也沒閒著。

正如之前所說,宇文泰新立的天子元修,並沒有得到靈州刺史曹泥、渭州刺史可朱渾元的擁護。

最先有所動作的便是渭州刺史可朱渾元。

可朱渾元得知宇文泰反叛洛陽朝廷,當即領部曲向東進攻秦州。

秦州刺史趙貴不敵,倉惶逃往長安,可朱渾元得以佔據秦、渭兩州。

宇文泰獲知訊息,領兵來攻,可朱渾元依據地利固守,雙方一番鏖戰後,宇文泰未有所進,不得不罷兵止戈。

此後,雙方互通使者,宇文泰承認可朱渾元佔據秦州,而可朱渾元也承認宇文泰對關隴之地的領導權。

但彼此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休兵。

可朱渾元祖居遼東,世代是遼東鮮卑其中一部的首領,北魏建國後,先祖舉眾內附,這才遷徙到懷朔附近,戍衛北魏舊都平城。

曾祖護野肱曾任懷朔鎮將,可朱渾元作為懷朔豪族出身,心中對懷朔人所主導的關東之地越發嚮往。

思量再三,覺得自己一個懷朔太安人在武川人佔據主導地位的關西,實在沒有前途,於是派遣使者東出聯絡高歡,打算放棄渭州、秦州的基業,率領部曲東歸。

高歡返回晉陽後接見了可朱渾元的使者,他有心挑撥可朱渾元留在關西與宇文泰死鬥,最好如侯莫陳悅與賀拔嶽一般。

奈何可朱渾元不願做侯莫陳悅,高歡只得向可朱渾元的使者許諾道:

「可朱渾公一旦東出,孤將以幷州刺史許之。」

使者得到高歡的政治承諾,心滿意足地回去關西報信。

幷州刺史是一個緊要職位,原因就在於晉陽便是幷州治所,無論爾朱榮、爾朱兆、高歡,三人掌控朝廷後,為自己的封官中總會夾雜一句:「世襲幷州刺史。」

高歡為了削弱關西實力,誘使可朱渾元來投,也算下了血本。

送走了可朱渾元的使者,高歡將目光投向了晉陽城內,高氏黨羽中唯一的郡王賀拔允。

從賀拔勝逃往南梁開始,不斷有親信進言請殺賀拔允,但都被高歡阻止。

他是個念舊情的人,當初賀拔允在懷朔時就與他一見如故,之後更是放棄燕郡公的尊榮隨他東出建義。

回憶往昔,曾經的一幕幕總是讓高歡動容。

但隨著賀拔嶽被高歡挑唆侯莫陳悅殺死,也宣告高氏與賀拔氏這一代人之間的仇怨,再也難以化解。

太昌三年,三月二十八。

晉陽,渤海王府擺設宴席,但獨獨只邀請了賀拔允一名賓客。

「賀六渾,你還記得我們初見嗎?」

也許是猜到了自己的下場,賀拔允沒有再持主從之禮。

「怎麼可能忘記,一晃眼十年就要過去了。」

高歡並不因賀拔允失禮而怪罪,今天本就是為了送別老友才擺下的宴席。

賀拔允感嘆道:

「十年呀,你我都老了,還記得當時你家阿惠也才四歲,被你抱在懷裡,多小的人啊,不想卻有了現在的出息,說到底還是王妃教子有方。」

高歡不樂意了:

「按你的說法,阿惠成才,與我賀六渾沒有一點干係?」

今天的高歡也不再稱孤道寡。

賀拔允嗤笑道:

「你賀六渾就別往自己頭上攬功,整日不著家門,你何曾管看過兒子。」

高歡轉念一想還真是,他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