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飲正酣,高澄沒有喝他的特製佳釀,在自家人面前就不玩那種心眼了。

期間高澄舉盞向諸位長輩敬酒,還是婁昭君疼惜,不許他再喝,這才罷休,一家人倒也其樂融融。

晚宴過後,夜色已深,高澄還是帶著一身酒氣,去尋陳元康。

“長猷!快開門!是我,高澄!”

高澄用力拍擊著陳元康家的大門,呼喊道。

平常這個時間陳元康早就睡下,但今天他回府,便穿戴整齊坐在院子裡等候。

天空的太陽早已經下山,但洛陽的太陽卻一定會找到他。

聽見高澄的生音,陳元康激動地將家奴驅趕走,自己親自去開府門。

陳元康嗅著迎面撲鼻而來的酒氣,疑惑道:

“世子,你這是...”

“讓長猷久等了,父王開設家宴,澄不能脫身,只能在宴後與你相會。”

高澄打著酒嗝,解釋道。

“世子酒醉,身體不適,何必還要強撐來見僕,明日僕為世子送行自可相見。”

陳元康肩膀在顫抖,眼看他又要流淚,高澄趕緊笑道:

“久不相見,長猷需以笑顏迎我。”

陳元康這才強笑起來。

月光灑落在高澄身上,陳元康分明看見了日月同輝的景色。

這一夜,高澄與陳元康根本沒有談論任何時事,兩人只是互訴思念。

許久,高澄酒勁上頭,與高洋不同,他是真的頭昏腦漲。

本想夜宿陳府,可念及明日就要離開,還是辭別了陳元康,在侍衛的攙扶下,回到晉陽渤海王府。

第二天醒來時,腦袋還是昏沉沉的,高澄還是按照行程辭別家人,在侍衛的護送下,回洛陽去。

新任親信都督的人選,高澄考查一番後,最終交給了王思政。

但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安排了一名副都督,專門護衛自己的起居。

對於高澄的防備,王思政自我安慰,世子能如此謹慎,他與高澄才能君臣長久。

而高澄的提拔,更是讓王思政心中的好感再次得到昇華。

他在元修府上只是一名門客,卻被高澄委以親信都督重任,這份恩德,如何不讓他感激涕零。.

才出城,高澄就把晉陽拋到了腦後。

這一世,小爾朱他自會看顧好,至於高琛在妻子懷孕期間是否會耐不住寂寞,高澄也管不了。

事情發生前誰又會相信志存高遠,頗有賢名的高琛會做出糊塗事。

高澄這時候貿然提醒,指不定還要被看作是挑撥高歡、高琛之間的兄弟感情。

當他還在黃河以北慢悠悠行進的時候,派出信使已經進入司馬子如的府上。

七月十七,司馬子如上表歷數高歡匡扶社稷之功,請增高歡食邑十萬戶。

高歡的渤海王爵還是元恭賜予,授五百戶,如今突然以十萬戶加賜,朝野議論紛紛。

但誰讓亂世軍隊就是道理,而高歡恰恰掌握了最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