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1/3頁)
章節報錯
得知婁昭大白天的緊縮宮門後,宗王們已然清楚事情敗露,清河王元亶立即在府外聚集人手。
雖然有不少效仿趙郡王元諶,回家後緊閉門戶,不願摻和。
但東拼西湊,還是匯聚了四、五千人,其中有宗室奴僕,也有浪蕩輕俠、市井無賴。
元亶根本就不曾有過回頭路,劉宋以來的例子擺在眼前。
劉裕先殺司馬,蕭道成又屠劉,侄兒蕭鸞滅絕蕭道成子嗣,蕭衍不甘人後殺盡蕭鸞兒孫。
哪一次權臣篡國,不是將前朝宗室殺得屍骸遍地。
元亶等人又怎麼會把希望寄託在高歡對元魏的忠誠上,元魏於高歡何加焉?
當初高歡入洛陽,宗室們爭的不是天子之位,實際上爭的是日後反抗高氏的盟主之位。
天子年幼不足以當大事,主事之人自然而然就是元亶。
斛斯椿獻上的計策並沒有問題,但行事不密,一次政變只能演變為一場叛亂。
元亶來不及等待斛斯椿進城,他匆忙帶領麾下直撲宮城,希望早有聯絡的禁軍將領會搶開宮門,然而這一幕始終沒有發生。
“婁昭!你斷絕禁中訊息,究竟意欲何為!”
元亶朝宮牆上喊道。
一旁的元修大喊:
“婁昭欲殺天子,禁軍將士何不追隨我等誅賊。”
宮牆上的禁軍們人心惶惶,相互之間低聲議論,將軍們被招去議事後,再也沒有回來,反而是婁昭派人執掌部曲,誰不知道這是宮城裡發生了大變故。
那些人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帶領衛士殺盡前任親信,宮牆下,人頭遍地。
這等血腥手段確實震懾住了禁軍將士。
被長官們掃視一圈,紛紛安靜下來。
眼見宮牆上沒有預想中的廝殺聲,元亶等人只能另想辦法,沒有攻城器械,怎麼可能強攻宮城。
“元亶等賊謀逆,軍中亂黨盡數伏誅,天子有詔,只罪首惡,念你等無知,此時速去,必不追究。”
宮牆上,婁昭大聲喝道,說罷,一揮手,六顆人頭被扔下宮牆,都是忠於元氏的禁軍將領。
而陳元康也適時展開詔書,朗聲唸誦。
眼見本方人心不穩,元修嘶喊道:
“賊子弒君,這是矯詔。”
元寶炬也在隨他呼喊:
“為天子復仇!誅除國賊!”
一年前高氏反抗爾朱氏的口號,就這般落在了自己身上。
“清河王,內應被除,我等難入宮城,此時應該再做計較。”
元修穩定了人心後,向元亶建言道。
元亶此時毫無辦法,只得向元修問策:
“平陽王有何計策,還請快快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