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宮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婁昭聽到陳元康說明來意,第一反應也是選擇要逃。
他是婁昭君的同母弟,打小就跟在高歡身後,知道姐夫是個念舊情的人,即使丟了洛陽,也不會遭受責難,何苦留在這裡給人當靶子。
至少他從沒有聽說過發動政變,卻放任禁軍被對手掌控的道理。
留在洛陽有生命危險,逃回晉陽,還可追隨姐夫南下,戴罪立功。
難道二十萬鮮卑大軍還奪不回洛陽城?
高隆之目睹了婁昭的選擇,重振精神:
真不是我懦弱畏縮,就連婁昭這樣騎射冠絕於世的軍中大將,在審時度勢以後,也覺得去往晉陽報信,才是明智之舉。
這般想著,高隆之瞥了眼陳元康,心道:他可是你主君的親孃舅,你能持劍威脅我這個冒認的親戚,難不成還敢逼迫婁昭身陷險境?
陳元康的長劍留在了宮門外,不是人人都有攜劍入宮的資格。
但是陳元康還有一張利嘴。
“我之所以前來報信,正是聽說了宗王們臨近舉事,這才往宮城避禍。
“將軍應趁訊息還未傳開,先發制人,立即以議事為名,召集禁軍將領,將立場不明之人或擒或殺,再以心腹代之。
“屆時,將軍只需關閉各處宮門,隔絕訊息,賊人倉促起事,缺乏攻城器械,也只能望牆興嘆。”
說著,陳元康哄騙道:
“大王命世子為京畿大都督,領軍三萬南下屯駐洛陽,不日便將抵達,這也是宗王們急於叛亂的緣由。
“將軍只需守住宮城,待世子趕到,賊眾必然潰散!若棄軍而走,路遇賊眾,又如何能夠保全自身!”
婁昭、高隆之還不知道高澄受任京畿大都督一事,更不可能知曉同行的只有段韶麾下三千人。
“先生所言當真?阿惠真領了三萬人南下?”
婁昭驚喜道。
若真以雷霆手段,確實能震懾禁軍數日,勉強守城。
他擔憂地是等高歡接到訊息,再從晉陽起兵,縱使擊潰叛軍,也只能進宮為自己收斂屍身。
陳元康卻打了一個馬虎眼,他正色道:
“元康不敢欺瞞,世子確實受命統領三萬人馬駐守京畿。形勢緊迫,還請將軍莫要遲疑,以免失了先機!”
高隆之最先被說動,轉而勸說起婁昭,若真如陳元康所言,宮城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他甚至恨不得將家眷也給接來。
婁昭也是個果決的性子,當即以商討賞賜為名,傳召禁軍將領議事。
原來,相較於地方邊軍以劫掠物資維持生活,洛陽禁軍更多的是依靠天子賞賜來積攢家底,但這些賞賜總要被將領們截留一部分。
如今見婁昭要重新商議賞賜分配,人人喜不自勝,這年頭,哪還有人不貪財,婁昭作為領軍將軍,想要更多的份額,總不能虧待了他們這些軍中將領吧。
把兵刃交給衛士後,遲遲不見婁昭出現,難免有些議論,再發現堂中並沒有出現婁昭安插之人,終於意識到不對,騷亂起來。
婁昭身穿甲冑帶領著一群刀手湧入。
“將軍這是何意!”
“婁昭!你可是要殺我等!”
“我等無罪,你豈能冤殺!天子怪罪,你承受不起!”
天子怪罪?婁昭冷哼一聲,他朝眾將喊道:
“清河王謀逆,被高王察覺,大軍即將南下,命本將控制宮城局勢,諸位若與高王同心,可在此地靜候高王,我等絕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