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孩兒為父親談了一門親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辛稹點點頭。
辛棄疾口中的符離之敗,便是此次由當今皇帝趙眘發起的隆興北伐戰爭。
趙眘,也就是宋孝宗繼位後,力圖收復中原,開始著手北伐戰爭。
他在朝廷排斥求和派,重用主戰派,為岳飛平反。
隆興元年,金國內亂平定,金世宗派遣使者向南宋提出了恢復紹興和議的約定,並要求南宋歸還採石之戰期間攻佔的淮北之地。
宋孝宗於是啟用主戰派的張浚,對金國採取強硬政策。
同年三月,金國派遣大軍進攻淮北。
五月,張浚命宋將李顯忠、邵宏淵率軍六萬北上迎戰。
然而,宋軍一開始就出現了不和的局面。李顯忠部很快就佔領了安徽靈璧,而邵宏淵所部卻圍攻虹遲遲不下,於是李顯忠遂率部助攻,守將便立即向李顯忠投降,這引起了邵宏淵的忌恨。
此後,宋軍乘勝北上進攻宿州,李顯忠再次擊潰了金兵。
經過此戰,李顯忠名聲大起,被任命為了淮南招討使,邵宏淵只是招討副使。
不久,金國將領紇石烈志寧帶十萬精兵進攻宿州,李顯忠主動迎擊,惡戰開始。
而邵宏淵不想出兵相救,而是坐觀虎鬥,最後乾脆乘夜逃跑。
在戰鬥的關鍵時刻,邵宏淵又散佈謠言,說金國二十萬援軍即將到達,搞得宋軍人心惶惶。
最終,李顯忠不得已而南退,因而兩路宋軍皆潰敗,被紇石烈志寧一路追殺,不僅丟掉了之前收復的城縣,甚至之前的淮南等地都被的佔領,金兵甚至已經追到了長江邊上,原本大好的局面盡喪!
此戰,被稱為“符離之戰”。
符離之戰的影響是極大的。
據辛稹所知,此戰之後,宋孝宗統治的時代裡,便由主戰變成了求和,終其一生,也不再發起北伐了。
而在符離之戰剛剛失敗,主戰大臣張浚還沒有去世之前,這段時間的宋孝宗依然還是沒有死心的。
辛稹道:“爹,此事正是最好的時機,錯過這個時機,你的這個御戎十論便再無勇武之地了。”
辛棄疾愣了愣道:“怎麼說?”
辛稹道:“符離之敗實在是過於慘烈了,這個事情一定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張相現在雖然還沒有被處理,不過是陛下需要他將接下來的事情先給安排好,免得出大亂子。
接下來一定會追責的,無論是李顯忠還是邵宏淵,都會被降職,至於張相麼,也逃不了好,至少樞密使之位是肯定保不住了,主戰一派將會受到重大的打擊。
而現在的左右相陳康伯、史浩都是主和的,此戰之後,更是會堅定他們的信心,所以,這段時間是御戎十論最好的時機,錯過這個時間,便永遠錯過了。”
辛棄疾吃驚地盯著辛稹,辛稹這一番分析十分的有道理,雖然說這種分析對於一些讀書人來說也不算是難事,無非便是分析朝政罷了,錯對誰又能知道。
令他吃驚的其實是辛稹的表現。
辛稹看看而言,便像是個小大人一般,可他畢竟還只是個七歲的孩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