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膽怯的袁滋,混亂的鄭州(第1/3頁)
章節報錯
“我呸!”
“你個龜孫兒!”
剛開始還只是小聲的議論,但是漸漸的發現應該約束自己的軍校們不僅沒有約束自己,反而罵的更起勁之後,義成軍的普通士卒也開始肆無忌憚起來。
“懟死你個禿孫,七孫丈二羔得,你他孃的就不能一次說完,害得我們還以為郭大將軍會妖法。”
“你天天木熊事兒給這邪臥啥夾死唉,我痾任家鍋裡辣百?”
鄭州的城樓之上,城牆之下,護城河吊橋之前,數不清的義成軍士卒的叫罵聲起此彼伏,這叫罵聲之複雜,讓始作俑者折牧雨都目瞪口呆,一時間都愣在了護城河的吊橋之前,就好像被嚇懵了一般。
只不過,聽著義成軍士卒聲音越來越大的叫罵聲,再看看立於馬上一動不動的折牧雨,郭戎有些壓抑的心情舒展不少。
其他人或許不瞭解折牧雨,但是郭戎難道也不清楚?
折牧雨這小子年齡確實不大,但是走過的地方絕對不少,經歷過的事情更是超過了大唐九成九的百姓。
折牧雨跟隨自己從軍之前生活的府谷那可是羌胡混雜之地,羌胡混雜這可代表著那裡都不是什麼善類,在那種環境下長大的折牧雨能是什麼好東西就怪了。
折牧雨離開府谷之後更是跟隨自己進入了長纓軍之中。
縱然軍紀森嚴,縱然作風良好,但是長纓軍本質上也是軍隊,軍隊這東西是什麼,那就是一個大熔爐啊。
】
長纓軍這個大熔爐,可以輕鬆的將折牧雨身上的眾多惡習改掉,教會折牧雨如何做兵,如何做人。
當然,這隻能改變折牧雨的行為、習慣、認知,不能改變本質,至於這家的本質郭戎認為是蔫壞,至於原因,請參見這傢伙的耶耶。
但是,這不耽誤折牧雨這個根上就蔫壞的傢伙學習到來自各地五花八門的方言,這方言之中自然也帶了叫罵。
就眼前這些義成軍中的鄭州兵的叫罵,在折牧雨的耳中就連刮痧都算不上,這小子會發懵,鬼才信!
這明顯就是在裝傻充愣!
在鄭州城上前,數千義成軍士卒的面前裝傻充愣。
郭戎不知道折牧雨原本是怎麼想的,但是以這傢伙的應變能力,在看到義成軍指揮體系紊亂,軍紀渙散,軍心不穩之後,肯定是臨時起意的,為的是讓因為郭戎帶來的影響導致的詭異氛圍和節奏在義成軍中不停的發酵。
至於到最後怎麼樣,折牧雨這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子才不擔心呢,反正知道有自己給他收尾。
當然了,郭戎自己也確實不擔心。
根據偵察兵掌握的情況,獲悉了朱寨慘敗的訊息之後,圍困汴州城的河北叛軍似乎是陷入了一定的混亂和困境之中。
在摸不清楚郭戎所率領平叛兵馬動向和計劃情況下,
之前向外的大規模擴張也停止了下來,轉而開始大範圍收縮,並且開始在汴州周圍設定一兩千人的小寨,建立防禦設定。
至於郭戎為什麼這麼清楚,原因很簡單,郭戎可以剛剛從汴州以東的朱寨,穿行、繞行汴州來到了汴州城以西的鄭州的。
這麼多年下來,郭戎的騎術已經今非昔比,但是郭戎的身高體重決定了郭戎最多隻能成為一個騎馬的步卒,而不可能成為偵察兵或者輕騎兵一樣靠速度和靈活性吃飯。
汴州附近方圓五十里基本可以看做敵佔區的範圍,如果在敵佔區內被叛軍的騎兵發現,其他人或許能跑得了,郭戎這體型就是累死三匹也套脫不了追擊。
在這種情況下,郭戎穿行敵佔區的汴州是非常危險的。
君子不利於圍牆之下,如果郭戎不想意外折戟在汴州城外,勢必就需要對汴州叛軍的動向只有足夠的瞭解。
根據郭戎現在最新的情況,確實有少量叛軍的騎兵出現在了鄭州附近,但是也只是少量騎兵而已。
在叛軍最為瘋狂的時候,已經逼近了鄭州城不足十里,甚至有將鄭州城包圍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