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賣炭翁(第1/3頁)
章節報錯
元和四年,九月初一,朔日。闌
日值上朔、大事勿用!
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在意這些東西,就算是有資格的人也未必真的會在意這些東西,至少在長安如此。
四更未至,已經有了百姓開始在長安的城門處等待。
當天邊微微泛出白光的時候,肉眼可見的,長安城的每一座城門之前都已經聚集了不少等待入城的百姓。
從衣著和打扮來看,這些人包含了各色人等,漁、樵、牧、讀、農、工、匠、卒混雜其中,甚至還有不少看起來非富即貴的存在。
在平時或許他們不會有任何的交集,但是此時此刻,同樣在等待入城的佇列中,卻也不顯得違和。
作為整個李唐的帝都,曾經的四更時城門便會開啟。闌
然而,在安史之亂以及一系列的叛亂、變故之後,如今長安城門的開啟時間已經被太上皇推遲到了五更。
在城門處等待的人群中不乏有看起來就很顯貴之輩,然而,哪怕天塌下來,也必須等待到城門開啟,否則就是九族之罪。
隨著等待的時間變長,有些人甚至還在城門之外攀談了起來。
其中幾名身材孔武,面相不善的壯年男子相互之間滴咕了幾句之後,其中一個年輕人對著身邊一人說道。
“李大哥,聽說如今長安城內形勢陡然緊張了起來,金吾衛時時刻刻不停的巡查,不知道今日入城會不會變的嚴格,不如……”
伴隨著說話之人的語調,一行人的目光集體轉向了距離了他們身旁不遠的位置。
透過微弱到可以忽略的星光,可以看到那是一老一少,驅趕著一輛牛車,牛車上則盛放了滿滿一車木炭。闌
看到這輛牛車,這一車木炭,以及這一老一少,幾人若有所思,其中出了主意那個年輕人做了一個輕輕下切的手勢。
結果手勢還沒做完,為首那名壯漢的巴掌就直接拍到了年輕人的腦門上。
“你這小子,我們可是都是要做大事的人,區區一車碳又能有多少錢,何必因此……,若真的……”
簡單幾句交流之後,在為首一人的帶領下,幾人徑直走向了老者。
“敢問這位老丈,這碳賣多少錢呢?”
“這……”
看著漆黑之中,突然圍到自己身邊的幾名壯漢,大概只有十一二歲的少年郎直接抱住了老者。闌
這名身材句僂,頭髮班白的老者也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支支吾吾,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
老人支支吾吾,猶猶豫豫的狀態,反倒讓為首的一名壯漢輕鬆了不少,畢竟這才是一個普通賣炭翁看到自己這幾個人的正常反應。
面對幾個彪形大漢的,若是這老者從容自若,那麼自己恐怕就需要認真的考量一下這賣炭翁的身份了,畢竟自己的身份可是見不得光的,萬一被發現,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本著儘量節外生枝的原則,壯漢試著緩和語氣,慢慢解釋道。
“呵呵,老丈不必擔心,我等不是歹人,只是看到老丈這木炭著實不錯,於是過來問問價格。”
聽到這幾個人是要買碳,而不是搶碳,或者乾點別的什麼,老者明顯鬆了一口氣,雖然說話的時候還是有些顫顫巍巍,但是終究是給出了一個答桉。
“這碳,三文錢一斤。”闌
“三文錢一斤?”聽到老者報出的價格,壯漢的眉頭皺起。
這年頭燒炭是很不容易的,程式相對複雜,危險性也不低,所以成品的價格也不低。
在壯漢的意識裡,木炭這東西每斤的價格一文五到兩枚銅錢,如果是寒冬臘月急需要用碳的時候價格還會更高。
】
壯漢不是關中人,雖然他在長安附近已經住了接近一年,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他和他的兄弟們只是老老實實的被好吃好喝的供著,很少出門,所以他們不知道關中乃至長安的準確物價,但是木炭這東西他還是熟悉的,在大唐各地差距其實並不大。
賣炭翁所說的三文錢一斤,如果放在冬季,還真就不算離譜,畢竟冬季需要透過這東西取暖,物以稀為貴,寒冬臘月,大雪漫天的時候,別說三文一斤,就算五文,十文都不稀罕,甚至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