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劉鵬的會面是尹老先生促成的,只不過這次不是在老先生家裡,而是在傳聞中的矽谷華夏工程師協會里。

其實要不是老先生提起劉鵬,袁梁壓根不記得彭路得這個印表機品牌,經過老先生的提醒後,袁梁才針對彭路得做了深層的瞭解。

劉鵬的崛起,是從在曰本留學期間和同學松下一起發明了光敏印章列印技術開始的,從而藉助這項專利技術作為技術交換,才有了今天彭路得。

來到美帝的劉鵬,開始把重心放到了計算機領域。彭路得公司正在研究的微型蜂窩網路,在今後的短距離訊號收發領域,就有著不小的應用前景。

可不知為何,今後的時代大潮裡,卻從來沒見過劉鵬的身影。

直到見到劉鵬本人,袁梁才逐漸明白過來。

“劉師兄好,我是交大的袁梁!”

“尹教授說你很年輕,不見不知道,還真是把我嚇得不輕吶。”

如果不是劉鵬戴著一副眼鏡,袁梁很難將之與計算機方面的專家聯絡上,劉鵬生得腦大脖粗,倒像是個伙伕。

“劉師兄說笑了,我就是想法多了點,不習慣整天呆在教室裡才出來瞎搗鼓,希望沒耽擱劉師兄才是。”

“哪有什麼耽擱不耽擱的,尹教授要是不通知我,我也沒處去,這會正好到協會里來喝杯清茶。”

說是喝清茶,茶葉卻是劉鵬自己帶來的。

“上次聽尹教授說起師兄的彭路得之後,我也去對師兄的公司做了一番瞭解,沒想到師兄的公司經營的面倒是挺廣的嘛。”

劉鵬搖了搖頭,“其實都是早些時候從曰本引進的一些技術,而我本身卻是搞計算機的,所以公司的產業看起來才有些雜。

你的情況尹教授大致跟我說了一下,尹教授提到印機廠,恐怕我也幫不上什麼忙。”

袁梁一臉疑惑。

劉鵬才遺憾的解釋道,“彭路得的印表機雖然不是一線產品,但在二線裡也是屬於頂尖的,當初我引進曰本技術的時候就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把相關的技術出讓到國內去。

我在國內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但無一例外都沒取得什麼效果,彭路得這邊還常常受到商務部的警告,希望你能理解。”

袁梁聞言點了點頭,前世的印機行業要打破封鎖,還要得等方正、連想、奔圖這些印機巨頭在新千年加大投入後才有所進展。

“劉師兄為何不嘗試走代工的模式呢?國內的市場那麼大,只要在國內實現代工,光是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就能節省一大筆的開支。”

劉鵬不由詫異的抬起頭,掃了眼袁梁之後,又看向尹志耀,見尹志耀沒打算摻和,他才道,“這倒是個不錯的方式,但是我也接觸過不少國內的合作方,可他們的要求就只有技術兩個字。”

“聽說師兄剛從國內來,還在金陵那邊投資了不少研究機構和產業?”

“都是幾十上百萬的小投資,人情世故推脫不開。”劉鵬不由苦笑。

“如果我能說服印機廠只做代工和銷售,不知道師兄有沒有興趣?”

“你能說服印機廠,我記得那家企業好像是大三線時期的重點企業吧?”

袁梁點了點頭,“說服他們應該有很大可能。不過首要的問題還是美帝商務部的審查,實在不能引進技術,其實可以把印機的相關研究放到矽谷來。

這樣我相信就算美帝商務部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就是審查的程式會有些麻煩。”

一邊的尹志耀聞言,頗有些意外的看向袁梁。

“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你說的那家印機廠好像是在湘省吧?”

“在湘省,而且在我老家邵市那邊,地理位置是偏了一點,但也不是沒有好處。

湘省處於華夏中間的交通樞紐地帶,代工廠落戶湘省,能很大範圍的覆蓋中西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