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父母(第1/2頁)
章節報錯
拎著幾袋買好的菸酒肉菜,袁梁在熙熙攘攘的街頭找了輛摩的,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摩托車繞過青山,沿著邵水河畔一路遠行,在翻過一座小山後,袁梁就看到了遠方那棵熟悉的銀杏樹。
高大蒼翠的銀杏樹彷彿就是鳳凰這個小山村的代名詞,從城裡坐車回來,村裡人都會不吝的說一句“就到大樹腳”。
而鳳凰村的由來,則是因為村後面那座巍峨的鳳凰山。
小時候,袁梁就沒少聽老一輩的人說,村口的銀杏樹上有鳳凰。
當時幾個小夥伴好奇心重,趁老人們不注意就爬了上去,可常年結滿銀杏果的大樹上連根鳥毛都沒有。
後來袁梁才明白,那只是村裡的老人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從這山窩窩裡飛出一隻金鳳凰出去。
摩托車停在大樹腳下,袁梁下了車,拎著袋子往村子裡趕去。
五月春雨,正值農忙,村子裡看不到什麼人,反倒是遠處的農田間有不少的身影。
“咦,大學生怎麼回來了,你不是在浦江上學嗎?”
剛進村口,從小路趕著老黃牛走來的漢子扛著犁,一臉驚訝。
“學業不怎麼忙就回來看看,老三叔,下地呀!”
“可不是麼,四五畝地就指著這頭老黃牛了,快回去,你爸應該在家。”
一路走著,不時的有人跟他打招呼。
有叫名字的,有叫表哥的,也有輩分低了叫表叔的,可都沒有那一聲“大學生”來得多。
他打小成績好,小學初中拿到的獎狀家裡的一面牆都不夠糊。
高中之後,他就開始偷偷的把自己的獎狀藏起來,不在讓父母糊到牆上。
縱使如此,他還是成了鳳凰村眼裡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你袁梁哥,讀書都讀到浦江去了,你呢?”
直到十多年後他帶著孩子再次回到這個地方,原來的那些話卻慢慢的變味了。
“讀書讀得再好也就那個樣,臨了還不是要回來……”
或許這就是人情世故,鳳凰山下的村子落後了太多年,他們都期待著村口銀杏樹上飛出去的雛鳥,歸來時能是鳳凰。
不時招呼著久未謀面的隔壁鄰居,轉過彎,袁梁抬眼便看到了不遠處的三間大瓦房,大門還開著,袁梁連忙走了過去。
剛到門口,他就聽到了屋裡傳來嘆氣的聲音。
“正邦,現在的活不好乾呀,城裡到處都是下崗工人,一有什麼風吹草動,早就有人一窩蜂的衝過去了。我要不是在工地上做了那麼多年,攢了些手藝,都自身難保。”
“老楊哥,我也不想麻煩你,可這家裡的情況你也知道,三個孩子都在讀書,袁梁去浦江的生活費都還是找他叔借的。沒活幹,我這心裡著急呀……”
袁梁沒再讓屋裡的聲音繼續,三兩步跨上臺階,推開了房門。
門驟然被推開,屋裡的兩人齊齊回頭。當看清袁梁的身影時,角落裡的漢子猛然站起身來。
“你不是在浦江讀書麼,怎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