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農學試題(第1/3頁)
章節報錯
俞唯亮聽到有人賣答案的時候,耳邊嗡了一聲,繼而便想到這事或許會牽連那位出題的王妃。
俞唯亮也不知怎麼回事,或許是因為那位王妃對自己的賞識,或許是因為她對自己的肯定,內心裡本能地不想她捲進麻煩裡去。
這案子必須在暗處查,在暗處結。
一旦公開王妃娘娘亦是主考官之一,勢必會在仕林中引起軒然大波。
俞唯亮打心底裡不願意那位娘娘出事。
他本是窮苦出身,更是家中老大,從小跟著父親出海打過魚,幫著母親種過地、織過漁網,幫著父母照顧過一大家子弟弟妹妹,他還記得,自己有個大妹妹,到了七歲就被賣去財主家當丫鬟了。
他知道做一個底層的勞苦大眾是什麼滋味。
這位娘娘是個很特別的人,俞唯亮能清晰地感受到,這位娘娘,大殿下以及他最敬重的陛下,三位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給窮苦的人更多的出路。
有這位娘娘在大殿下和陛下身邊,能無端叫人莫名生出希望來。
與前幾任錦衣衛指揮使不同,俞副指揮使是個堅定的大皇子支持者,自從知曉了晉王妃的諸多本事,更是朝著宋清月腦殘粉的方向一路狂奔。
所以這個案子他格外重視,親自參與了抓捕行動。
為了將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他趁著夜黑風高的時候,親自去將那出錢委託掌櫃搞題目的舉子套了麻袋帶來北鎮撫司,甚至還派了屬下假裝那舉子的家人去旅店結賬,並拿走了行李,讓人誤以為這位舉子只是因為對考試沒了信心,這才打包回家,打算三年之後再戰,哪裡曉得這位仁兄被錦衣衛抓走了!
那運夜香的小黃門也差不多,宮裡與他相熟的小黃們紛紛以為他生了病。
唯一沒有抓捕歸案的只剩下那位刻板師。
這人滿以為事情成功,就等著出宮之後再拿一筆酬金呢,誰知道那位叫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副指揮正等著開考那日將他抓進詔獄裡去呢。
經歷一番波折,在俞副指揮的幫助下,會試在三月三日順利開考。
邊關軍戶出身的賴舉人帶著文房四寶、乾糧餅、晚上禦寒的被褥,以及兩壺水進了考場。
進考場的檢查十分嚴格,不過監門官由寧遠和宋辰旭,換成了俞唯亮與傅承風。
叫倆武將來當會試的監門官實屬頭一遭,也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這樣一來倒讓大部分舉子們更加放心了——論誰也想不到陛下會指派倆武將過來,這二人更是與文官沒什麼來往,在給大家檢查是否有夾帶的時候,肯定能做到更加公平公正。
這個世道,不怕嚴格,就怕某些人可以得到特別優待。
這下有些世家公子的面部表情就有意思了,看著兩尊門神一般的高大漢子,再想到進去之後他們需要當著這二位脫個精光,一股難以言表的羞恥之心就湧上心頭。
至於俞唯亮和傅承風二位,則被皇帝陛下的信任感動得心頭火熱。
工作起來,認真賣力,連人家來的幹饃都要撕開檢查一番,瞧瞧有沒有夾帶。
棉被就更加難逃毒手了,凡是有夾層的地方,必須是要撕開瞧瞧的。
好在會試時間從二月初調整到了三月初,春日的溫暖依已然從南方翩然而至,倒是對舉子們來說,考試的時候舒服許多,在考場被凍感冒的人數也比往年要少。
不過這點小小的溫暖並不能驅走大家心中的寒意——太多人連一本《大周農學要術》都沒看完的了。到了第三門時政的時候,到底要怎麼辦喲!
為了這個第三門,有些人倒是把第一門就考砸了,出考場的時候就開始唉聲嘆氣。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卻是在考完第一門的當晚,抓緊一切機會再多看點弄書。
很快,第三門開考的日子到了。
經史時務策五道照例依舊會考,這五道題之後,才是二十道農學相關的選擇題,以及三道問答題。
很多舉子懷著“早死早超生”的心情,直接將試卷先翻到後面的農學題上。
想不到看到題目的一刻,心中忽然湧上一陣喜悅!
題目出得並不刁鑽,反而讓人覺得異常簡單,簡單到叫人大跌眼鏡的程度。
第一題:稻穀小麥等作物的播種時間應該以什麼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