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鳴——”

九月,隨著大明疆域上金黃的稻穀和麥子被成片收割,穿越黃沙與戈壁灘,距離嘉峪關兩千裡外的別失八里城也迎來了一隊十分狼狽的兵馬。

別失八里,作為掌握在衛拉特聯盟手中為數不多的西域城池,這座城池的歷史已經有近千年。

第一個在這裡建造城池的漢人王朝是大唐,作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帝國之一,大唐官員對城池的選址非常講究。

別失八里周邊風光秀麗,水草豐美,南面是連片的森林和後世著名的火焰山,西面是肥沃的耕地,北面和東面是翠綠的丘陵和草場,城中水源極其豐富。

從戰略上講,在和平時期,這裡是發展農牧業的風水寶地,一旦烽煙四起,即使被敵人圍城,也能憑藉耕地和水源堅守許久。

對於這座城池的選址和修建,唐代官員是經過周密的勘探和規劃的,以至於後世的高昌回鶻、察合臺汗國在來到此地後,都選擇在唐代的地基上建設城池。

不過,再強盛的王朝也會衰落,而察合臺汗國衰落後,衛拉特聯盟迅速奪下了這座城池,固始汗更是以它作為和碩特部的駐地,在方圓數百里放牧。

遷移到別失八里城後,固始汗讓人加固了這座城池,經過幾年的加固,眼下呈現出來的,便是整體呈一個方形的城池。

該城佔地二百五十餘畝,並不算大,但其總體結構分外城、內城、宮城區。

除此之外,城外還有護城的壕溝和護城河,繞城一週。

只是,對於疑似敗北而歸的軍隊來說,他們無心欣賞別失八里的佈局,而是策馬衝入了別失八里城內。

在城中,外城是基層軍官和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內城是中層將領和其家人住的地方,至於宮城則是隻有固始汗一家人才能居住的地方。

別失八里的城防並不算森嚴,或許和蒙古人不善守城有關。

隨意檢查了一下將領的令牌後,內城的兵馬讓一名千戶、兩名百戶進入了內城。

他們翻身下馬,一路握著腰間的彎刀向著宮城走去,很快便見到了一座具有西域風格的宮城。

固始汗的宮城並不算大,佔地只有不到一畝,生活著他和他的家人們。

宮城的門口有十幾名士卒守衛,而他們顯然認識千戶,並沒有阻攔他,而是放任他走進了宮殿內。

佔地不到一畝的宮殿,在除去後宮的部分後,實際上並沒有多大,呈回字的兩呈樓,以及露天的百來平院子就是固始汗議事的地方。

當千戶走進院子,很快就看到了坐在宮殿裡面正在喝酒的固始汗。

“國師!”

千戶讓兩名百戶留在了外面,自己走了進去,並在進去後抱胸說道:“巴圖特部和輝特部戰敗,他們現在正朝著別失八里敗退,林丹已經佔據了他們草場,他的兵力有五萬多人。”

當千戶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喝酒的固始汗也放下了酒杯,臉色不太好看的抬起了頭。

他的相貌十分普通,是典型的蒙古人長相和髮型,但如果瞭解他的前半生,就會讓人不得不感嘆,在這西北黃沙之地還能誕生他這樣的政治家。

作為為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兒的十九世孫,固始汗一家世代為衛拉特(瓦剌)盟主。

在萬曆二十二年,明朝和日本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年僅十三歲的固始汗即率兵擊潰信奉尹*蘭教的“果噶爾”部,並開始輔左自己的大哥拜巴嘎斯。

萬曆三十四年,固始汗佔據了後世的巴里坤、烏魯木齊一帶。

同年,因調解平息衛拉特與外喀爾喀兩大部的戰事有功,他得到了衛拉特各部臺吉的推崇,被外喀爾喀與衛拉特各部臺吉共同授以“大國師”稱號,後續被人傳譯為了國師汗、固始汗。

如果不出意外,他將會是他大哥手下的得力干將,然而和歷史上一樣,天啟九年的時候,他的大哥拜巴嘎斯在衛拉特內亂中遇害。

內亂被平定後,固始汗繼承了衛拉特盟主之位,但他的這個位置並不好坐。

因為之前的內亂,和碩特部被嚴重削弱,而經過多次內外戰爭,衛拉特四部中的準噶爾部則是兵強馬壯,日益強盛。

準噶爾部的崛起,讓和碩特部已經無法對整個衛拉特蒙古掌控。

為了確立自己的威信,讓自身部族繁衍和畜群興旺,固始汗先是派人前往北方烏法和沙俄交涉,然後努力囤積糧草。

終於在去年的冬季,固始汗聯合準噶爾部,發動對哈薩克汗國的遠征,並大獲全勝。

然而,在他們遠征迴歸的時候,沙俄卻開始意圖南侵,兩方剛剛在天啟十五年二月爆發了衝突。

三月,固始汗好不容易安定下沙俄,穩固了北方邊疆的牧場,結果四月初五,蘇布地在明軍的壓力下西遷。

他帶領喀喇沁部在五月中旬西遷抵達和林,當時已經統一吉利吉思和不裡牙錫的林丹汗在喀喇沁部抵達後也漸漸按耐不住,於七月宣佈西征。

兵力上的充沛,讓他們西征的突破口不再是漠西北部弱小的帖良古錫,而是作為衛拉特聯盟盟主的和碩特部。

當兩個月的遷移時間過去,在秋季的尾巴上,林丹汗帶著五萬騎兵,二十六萬部眾從金山(阿爾泰山)南麓進入西域,與和碩特部東邊的巴圖特部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