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額哲精心準備的禮物被送到了泰西行省。

與之一起送到的還有七萬兩千多名蒙古學子,以及價值七十二萬兩的黃金白銀,這些是學子們未來五年的小學學費。

算下來,平均每年是二兩銀子,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由於此次送來的學子數量太多,留在泰西省教學有可能會暴露泰西省的一些軍事問題,因此官學司將他們分配到了安西、北庭、河中三省。

與此同時,額哲準備的禮物也在半個月後乘坐火車抵達了京城。

諸如這種朝貢皇帝的禮物一般都是收入皇帝私房錢的內帑,而額哲送來的禮物也確實大方,價值不低於三十萬兩白銀。

在朱由校滿心歡喜接受禮物的同時,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因為闌尾炎手術不及時而去世。

在他去世前五個月,大明駐馬德里皇店主事張馳曾經入宮勸說他從大明或齊國請來醫生為他進行手術。

然而,費利佩四世卻因為大明和齊國搶走了西班牙在美洲和遠東地區的殖民地而耿耿於懷,拒絕了張馳的建議。

由於費利佩四世去世時,他僅有卡洛斯這一個年近五歲的正規男嗣,因此卡洛斯繼承王位,他的母親奧地利的瑪麗亞·安娜作為攝政治理西班牙。

然而,此時的費利佩四世還有一位長女在五年前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因此在費利佩四世去世後,路易十四在費利佩的遺產問題上借題發揮,暗中積極備戰。

截止四十五年臘月二十,法軍常備軍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二萬。

大明駐巴黎皇店主事馬瑛記載下了法國的實力,並將書信送往了北京。

此時毫不知情的朱由校還在為天閣和京城的事情煩惱,他於正月初二下令京城北部擴增北城,以應對未來北京增長的人口。

同時他私人從內帑出銀六十萬兩,在哈剌溫山山頂建設“天閣”。

天閣,這是朱由校從九年前就準備的一個作品。

該作品為高閣,平面八方,每面各層都有十二門三十六窗,佔地五百八十畝,高五十五丈,分十一層。

天閣每層建築裝飾都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繡,門窗塗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並有金環鋪首。

屋簷都往外延伸,屋簷垂金鈴,再上為鍍銅脊獸,每每有風吹動,金鈴便會叮鈴作響,四周十餘里外都可聽見。

該閣主要用於祭祀大明曆代有功的皇帝,以及同時期的名臣武將。

朱由校選出的皇帝分別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明成祖文皇帝朱棣,以及明憲宗純皇帝朱見深三人。

之所以選擇這三人,是因為他自己定下了相當嚴苛的標準。

文需安內,武需拓土,這就是入天閣的標準。

這樣的標準讓許多官員不滿,認為應當把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孝宗朱佑樘都安排進去。

不過他們的想法卻被朱由校懟了回去,只因為這三人未能拓土,也沒有能夠徹底安內。

另外,朱由校還為三位祖宗安排了位置,其中朱元璋居最高層,朱棣居第十層,朱見深居第八層。

見皇帝這麼安排,群臣們也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合著這天閣看上去是為了先皇帝們修的,實際上是為了彰顯您自己的功勞修的啊……

瞭解了真意過後,百官們也不再開口,畢竟誰都知道皇帝今年已經六十歲,遠遠超過了大明曆代皇帝的平均壽命水平,誰也不知道他的時間還有多久……

天閣順利開工,工人們在哈剌溫山頂齊王鐘樓後面開闢出了可以修建天閣的場地。

他們將水泥、碎石子、生鐵棒、河沙等物運到山腳,隨後用木板拼湊成為履帶,隨後用十臺拖拉機的拉力來拉動貨物前往山頂。

好在前往山頂的路並不陡峭,因此節約了不少人力。

也就在天閣轟轟隆隆修建中的時候,戶部尚書沈廷揚交出了年末匯總的文冊。

由於大明的各種政策都與戶籍本掛鉤,因此在軍隊、兵馬司、衙役和官員們的多方合作下,每年的戶籍、田畝數量都不會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