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四十年十月初十,大明西軍都督、武隆侯秦民屏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二歲。

秦民屏的病逝,宣告了秦家第一代人的全數隕落。

曾經參與援遼的將領,目前僅有南軍都督戚元弼尚在人世。

對此,皇帝朱由校對秦民屏追諡號武毅,並追封秦家秦邦翰為忠國公。

訊息傳開後不久,諸藩便觀望起了大明。

誰都知道,秦戚馬三家是朱由校能坐穩皇位的基石。

如今一代除了戚元弼全部隕落,而戚元弼也已經六十有八,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離去。

這種局面下,朱慈燃怎麼安排秦馬兩家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不過,朱慈燃雖然比較高傲,但對於秦馬戚三家他還是比較尊重的。

因此,在訊息傳開後不久,他便下令旨冊封馬祥麟為新任西軍都督。

只是馬祥麟如今也已經六十有四,而秦家第二代和馬家第三代又沒有什麼大才,所以一旦馬祥麟離去,那西軍都督的職位恐怕要換人擔任了。

相比較秦馬兩家,戚家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培養出了一個戚武隆。

戚武隆與李定國被五軍都督府譽為北李南戚,但這含義不是說戚武隆能比得上李定國,而是戚武隆和李定國是朱慈燃在南北軍中的兩大支持者。

北軍和南軍、上直,這三支軍隊是朱慈燃控制最好的三支軍隊。

相比較之下,西軍和東軍、海軍就比較欠缺。

為了避免馬祥麟死後,西軍內部不安,朱慈燃於冬月十二下令旨,令安南總兵,黔國公沐天波兼任西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沐天波能力一般,但眼下朱慈燃也只能矮個子拔高個子了。

不僅如此,為了避免已經七十六歲的東軍都督賀世賢出現情況,朱慈燃將南州總兵吳三桂調回中原,任東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至此,已經五十二歲的吳三桂終於返回了中原。

得知這個訊息,身處大洋彼岸的朱由檢並沒有說什麼,只是一笑。

不過,當時間進入臘月,大明再次傳來了不好的訊息。

冬月三十,大理府太和縣府學院長楊漣壽終正寢,享年八十八歲。

訊息傳來時,朱由檢正在前往北方金山府(阿拉斯加)的路上。

是以起居注官記載“王默然不語,是夜輾轉未眠,隨立淄博郡王世子位,著世子派內帑銀千兩支送”。

時間一點點流逝,很快跨到了天啟四十一年。

這一年中,大明人口成功達到兩億八千萬,耕地突破十五億畝。

在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中,皇帝朱由校難得出宮,與監國太子朱慈燃及內閣諸臣在南苑見到了軍備院送來的內燃機三輪車和蒸汽機三輪車。

這個花費了近三十年時間,吃了一百多萬兩研究費用的內燃機終於現世。

軍備院工部侍郎宋應星根據齊王朱由檢留下的原理,創制成功第一臺往復活塞式、單缸、臥式、五馬力的四衝程內燃機。

他將內燃機和大明最先進的蒸汽機放在了一輛三輪車上進行比賽,蒸汽機仍以煤炭作為燃料,而內燃機則是使用乙醇作為燃料。

比賽開始後,蒸汽機三輪車以每個時辰十四里的速度前進,而內燃機則是以每個時辰十里的速度前進。

看樣子似乎蒸汽機會輕鬆取勝,但糟糕的是,蒸汽機需要每隔十五分鐘就得停車向鍋爐加煤,而內燃機三輪汽車雖然行駛的很慢,但卻只需要填充一次燃料就足夠。

因此,該場比賽最後卻是以內燃機三輪汽車的勝利宣佈結束。

儘管三輪汽車的時速很慢,甚至不如一個人行走的速度快,但卻贏得了腳踏車愛好者,監國太子朱慈燃的喜愛。

雖然內燃機還無法應用於軍事和民生,但在比賽結束後,皇帝朱由校還是向內燃機研究院投入了五十萬兩的研究費用,只因為這是朱由檢每年都交代他要保持研究的存在。

此事過後不久,永王朱慈焴率護衛三千兵馬,六萬移民於天津港出發,就藩永國。

同月,齊王朱由檢制《齊宗律》,對齊藩的郡王、郡主們制定了嚴苛的世襲規定。

其中,郡王郡主每年領內帑俸祿三千兩,郡王郡主薨逝則子嗣降為縣主。

縣主每年領俸祿一千兩,縣主薨逝則子嗣降為中尉,中尉每年領俸祿五百兩,中尉亡則爵除為國民,不再領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