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八月,伴隨著火車吭哧吭哧的聲音在成都平原上傳出,朱由檢和朱由校繼續向著南方進發。

四川百姓的日子比他們想的還要滋潤,他們乘坐火車一路向南而去,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家家圈養牲畜,為本家提供肉食的場景。

可以說,「天啟盛世」四個字,直到朱由校他們進入了四川,才能勉勉強強的出現在眾人眼前。

這讓身為皇帝的朱由校恢復了不少自信,並且也更加期待起了接下來的諸多行程。

「嗚嗚——」

「這就是長江上游了吧?」

當汽笛聲響起,朱由校眺望火車玻璃窗外的長江大橋,不由發問。

「回萬歲,此地正是國朝僅有三座長江大橋之一的敘州長江大橋。」

陸文昭作揖回禮,聞言的朱由校微微頷首,轉頭看向了正在看書的朱由檢。

由於東宮的勤政,因此需要朱由校和朱由檢處理奏疏的時候並不多,眼下二人都在車上打發時間。

朱由校的桌前擺放著木凋和凋刻小刀,朱由檢面前則是一摞摞的先秦典籍。

「弟弟自己便不下先賢,還需要看書嗎?」

朱由校笑著打趣,朱由檢也含著笑意抬頭:「學海無涯,未來大明和齊國的許多新政都需要做出各自不同的安排,我得明瞭一切才能提前佈置。」

說著,朱由檢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書本,開啟後提筆開始書寫。

他低下頭開始書寫,朱由校見他有事,便不打擾他,也跟著拿起自己的木凋開始凋刻。

兩兄弟的下一站目標是昆明,而眼下的昆明則是戚家第三代將才戚武隆駐守。

從敘州到昆明還需要一天一夜,不出意外的話,朱由檢他們會在前方的橫江鎮停下休息兩個時辰。

「嗚嗚——」

和朱由檢預估的差不多,當火車再度行進一個時辰的時間後,它如朱由檢預料的一樣拉響了停車的長汽笛聲。

【穩定執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詢問道:

「弟弟今日看上去似乎有些疲憊,似乎有些心事。」

「確實有一些……」朱由檢深吸一口氣,抬頭看著稻田四周的農民道:

「我在想,我走之後,哥哥和燃哥兒會怎麼治理大明朝,我寄回來的國策是否會被百官接受且採納。」

朱由檢的心裡,家人是第一位,其次是百姓,然後才是友人……

提起友人,朱由檢想起了人在大理的楊漣。

他理應去看看楊漣,只是這次自己帶著自家哥哥,恐怕多有不便。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朱由校作揖道:

「哥哥,我此行恐怕得去一趟大理,至於麓川……」

朱由檢遲疑片刻,朱由校見狀也扶起他笑道:

「麓川之行,我一個人前往便可,弟弟說了那麼多關於麓川的事情,我正好在麓川多待幾日,看看當地情況。」

說罷,朱由校轉身笑著擺手,示意朱由檢跟上的同時也說道:

「火車還有一個時辰啟程,不過我有些乏了,先回車上休息,弟弟自己先看看橫江鎮吧。」

儘管朱由校這麼說著,但朱由檢知道,他是對自己去見楊漣而有些不滿。

這倒也對,畢竟當初楊漣上疏的時候折了他不少面子,他能敞開胸膛支援朱由檢去大理就已經不錯了。

朱由檢瞧著他的背影,深深嘆了一口氣。

在朱由校消失後,他轉身去了田間,與田間坐著的一些農民坐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