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萬歲!皇帝萬歲!”

“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五月二十,在百姓們的歡呼聲中,朱由檢和朱由校來到了太原府前往平陽府境內的一個小村莊。

如果朱慈燃能夠看到這一幕,那或許他能認出這裡就是他當年經過的一個貧苦村莊。

數量五六百的百姓被百餘名錦衣衛分開,朱由檢和朱由校從人群中間走過。

不過,兩兄弟走過這段路的態度和舉止明顯不同。

朱由檢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因為他從朱慈燃的遊記裡看過這個村子的情況,而眼下這個村子的百姓生活明顯好了許多。

土坯房,衣不蔽體,瘦骨嶙峋……

這三個詞眼下只有土坯房還未改變,其它兩種狀態已經消失。

來往歡迎的百姓穿著雖然不是新衣,但起碼有得穿,而且也只是一兩年的舊衣服。

衣服蔽體之下,朱由檢也能從他們的臉頰來看他們是否能吃飽。

因此他得出的結論是當地百姓生活確實得到了改變,所以他是由衷的高興。

他與伸出手的百姓紛紛握手,而相較於他,走在前面的朱由校雖然也笑著與百姓打招呼,但諸如握手之類的行為在他看來是很危險的,所以他之前抬手笑著打招呼。

兩兄弟在陸文昭等人的拱衛下,先來到了朱慈燃遊記中那條幹涸到只有河底的河流。

儘管眼下太原府還處於乾旱中,但當他們來到那條河流旁邊的時候,遊記中只有河底溪流的河流,眼下卻已經漲水了不少。

儘管還沒能恢復昔日的汛流量,但起碼也恢復成了八九尺寬,一兩尺高的小河。

這樣的小河,已經滿足了該村百姓基本的耕種,因此在看到這條河流的時候,朱由檢抬頭所看到的,基本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農作物。

瞧著這一幕,和百姓打成一片的朱由檢也笑著詢問百姓道:

“這河流漲水之後,糧食就有保障了吧?”

“有!

!”

百姓們大聲回應著,同時也有人七嘴八舌的回答道:

“今年地裡糧食長得好!”

“萬歲蠲免了田賦,日子都好起來嘞!”

“地裡沒糧食也行,縣裡派人送來了好多糧食嘞!”

“收成的時候殿下您再來,那風景可好嘞!”

百姓們七嘴八舌的說著,想將自己心中所想的話都說出來。

對此,朱由檢和朱由校也耐心聽著,不過朱由校只是傾聽,但朱由檢卻打到百姓內部去,和他們討論著衣食住行的問題。

“衣服好幾年沒換新衣了吧,多點糧食賣給皇店,給娃娃換身好點的衣服。”

朱由檢抱起一個四五歲的懵懂娃娃,對四周百姓開口說話。

四周百姓聞言笑得很開心,他們沒想過齊王殿下那麼平易近人。

至於旁邊的皇帝,他們雖然也對其展露笑容,但始終不敢提什麼問題。

或許在他們看來,皇帝是天子,和他說話可不容易,萬一答不出來,說不定就遭罪了。

正因為他們這樣的想法,這才導致了朱由校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不過……大人們的世界難懂,但小孩子不會這樣。

在大人們都害怕說錯話而和齊王交談時,十幾個孩子卻因為擠不進去而來到了朱由校四周,眼巴巴的看著他。

對於小孩,朱由校也沒有那麼多防備,因此對孩子們笑了笑。

見他笑了,四周孩子也膽大圍了上來:

“萬歲,您是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