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都察院駁回了您的就藩奏疏……”

八月二十二,在朱由檢公佈自己天啟二十三年冬至就藩的訊息後第二天,都察院率先做出了反擊。

王承恩的話一說出來,承運殿內的曹化淳和陸文昭紛紛停下手頭舉動,抬頭看向了朱由檢,似乎想看看自家殿下會怎麼做。

“還有嗎……”

朱由檢閉目養神,眼皮都不抬的詢問王承恩,王承恩搖了搖頭:“眼下僅有都察院反應。”

“殿下……”曹化淳開口作揖道:

“恐怕各地的奏疏和京城各衙門的奏疏已經在路上了。”

顯然,曹化淳不相信燕山派只能撬動一個都察院。

以他們的力量,若是真的發難,天下半數官員恐怕都會上疏。

“只是單純的上疏,多少人也無所謂,查查他們還幹了什麼事情。”

朱由檢開口回應,而這個任務自然得交給作為錦衣衛都指揮使的陸文昭。

“卑職告退。”聽到朱由檢的話,陸文昭作揖起身,隨後退出了承運殿,看樣子是準備去忙查桉事情了。

在他退出後,朱由檢也對曹化淳和王承恩說道:

“發令旨,調孫守法、曹勐,及其麾下四騎衛換防京城,將大興營、宛平營派往鳳陽。”

“此外,上直和北軍、西軍、東軍、南軍分別打亂,五軍守備以上將領分別輪換其它都督府。”

“各省兵馬司的兵馬使、參將、守備、總旗官紛紛換防。”

“此外,再調吳阿衡、顏胤紹、金鉉、楊文嶽、沉廷揚、盧象升、戚元弼、戚元輔八人回京。”

“南崑崙知府閻應元升任南崑崙監察使,錫蘭府知府文安之擢升小西洋監察使,再派河西按察使楊畏知前往舊港,任舊港布政使。”

“順天知府左懋第派任瀛洲布政使,禮部侍郎黃宗羲調任南州布政使,夏允彝升任齊國長史。”

朱由檢一口氣召回了八個在他看來可以穩定大明內部的任,其次又換任了五省布政使,齊國長史。

看得出,他是擔心調回這八人導致海外不安,因此早早安排自己信得過的官員維穩。

曹化淳聞言記下了所有人名和事情,隨後帶著手中記下各種事情的手書離開了承運殿。

在他們走後,偌大的承運殿便只剩下了朱由檢和王承恩兩人。

“我有些乏了,先去午睡吧。”

朱由檢伸了個懶腰,隨後便走向了承運殿的偏殿內。

王承恩侍奉他睡下後,轉頭看了一眼旁邊桌桉上那堆積如山的奏疏,不知想到了什麼,愣了愣後才搖頭離去。

只是在他離去的同時,東宮不出意外也收到了齊王就藩,以及各省官員被調離的訊息。

對此,朱慈燃自然不太可能就這樣坐視不管,而是得想好辦法應對。

“我欲調孫可望回北直隸,眼下的局勢,他最少能穩住北直隸。”

面對剛剛將訊息傳遞而來的堵胤錫,朱慈燃開口說著的同時,也對其它人分別授予官職。

“張修任天津知縣,劉順任順天府兵馬司參將,堵胤錫任順天知府。”

朱慈燃給三人分派了官職,顯然是準備牢牢抓住順天府。

不僅如此,他也對堵胤錫說道:“調孫可望返回北直隸,任通州知縣。”

順天、天津、通州,前者為京師,後者為天子渡口和京師糧倉,只要這三個地方不失去,那萬事都好說。

“不知燕山派那邊是否會阻止……”

張修躊躇開口,但朱慈燃搖了搖頭:“他們的對手是叔父,我們只是一棋子罷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別給叔父添亂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