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西洋的風(第1/5頁)
章節報錯
“算上齊國,海外諸藩上奏可回撥的官員數量為十三萬六千四百三十七人。”
“此外,國朝今年畢業的府學學子數是七萬六千餘人,明歲畢業的府學學子數量是十二萬九千餘人,預計提前畢業的府學四年學子數是十四萬三千餘人。”
“這些諸多官員,合計是四十八萬四千餘人……”
天啟二十一年臘月三十日,當時間來到今年的最後一天,吳阿衡和顏胤紹總算抵達了京城。
在他們抵達的同時,陸文昭也站在殿內侃侃而談的說出了官學的各種事情。
如果朱由檢要狠下心,那他完全可以在天啟二十二年的十月二十日對燕山動手,因為這一日即便不算上提前畢業的學子,朱由檢也將能調動三十四萬儲備官員。
“提前畢業的事情暫時擱置,剩下那三十四萬多人裡,有多少人和燕山有瓜葛。”
朱由檢當著殿上諸多官員的面詢問陸文昭,對此陸文昭沒有遮掩,直接作揖回應道:
“大約,不下六萬人。”
“六萬……”聽到這串數字,吳阿衡等人不由皺眉,他們沒想到燕山對官學、府學的滲透有那麼大。
“刨除這群人,還有二十八萬人對吧?”
朱由檢開口詢問,隨後氣定神閒:“如此便足夠。”
“殿下……可是海外我們還得送出去最少十三萬官員去維持藩國統治……”
陸文昭忍不住開口,但朱由檢卻道:“那就把這六萬人,加上即將被更換的大量基層燕山官員送給各藩國就足夠。”
“可是現在燕山還掌握著地方賦稅……”陸文昭一開口說到了關鍵。
現在的燕山掌握著大明的錢袋子,他們掌握的手段也很簡單,就是將大量村官換成燕山學子、
大明的賦稅眼下已經更換為“貨幣制度”,不再像以前一樣上交實物。
因此,現在百姓收穫的情況是留下自己一家人吃的糧食,然後把多餘的糧食販賣,從村官手裡換到了錢幣,然後用錢幣交稅。
也就是說,大明的財政制度上,永遠沒有了“田賦糧”這一詞,取而代之的是“農業稅”。
地方村官拿到了農業稅後,正常流程是需要他們前往集鎮,把稅收交給集鎮的鎮衙門,由鎮衙門把稅收存入銀行,然後拿著銀行開具的稅收單子前往縣衙。
到了縣衙後,眼下也是收集各個集鎮的稅收單子上交府衙,府衙上交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上交京城。
也就是說,全程只要基層的村官押運銀子不出問題,其它地方就不會出現問題,銀行承擔了除村一級行政單位稅收以外的所有押運風險。
鎮以上的衙門基本都收不到除了本地以外的所有稅收,見不到太多稅銀,沒有了火耗。
他們要做的,就是拿著一張銀行開具的單子上交各級衙門就足夠。
燕山派之所以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第一層的關節。
老百姓老老實實交稅,但如果村官不交稅,那大明稅收都得被卡死,因為稅收進不了銀行。
這種看似簡單的辦法,如果想要破壞,那一般來說只能有三種辦法。
第一種、更換官員,讓新的官員把賦稅押運前往集鎮銀行儲存。
第二種、發動民眾,讓百姓自己抓捕不去交稅的村官,但這樣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奴變運動”第二。
百姓的積極性很高,但之後事情會逐漸發展的不受控制,間接導致全國動亂。
第一種朱由檢要做,第二種朱由檢不可能做。
不過,相比這兩種手段,朱由檢更想用的手段是第三種。
“財政的問題,我有自己的辦法,另外,目前選出的官員中,和燕山有關的全都調往各藩國擔任基層官員。”
“剩下的和齊國官員對調,齊國官員盡數任命縣、鎮一級的皇店、常平倉官員。”
朱由檢開口就是主抓皇店和常平倉,而聞言的金鉉也作揖道:
“按照時間來看,最多正月末,六萬多齊國官員就能陸續抵達天津。”
“現在的問題是,山西的瘟疫還沒有結束,京嘉鐵路和京西鐵路只能停擺,因此西北無法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