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傳球給我啊!”

“來了!”

當朱由檢詢問起海外學子一事的時候,小西洋的風已經吹著溫暖的季風將印度廝當的寒意吹走。

此刻的周國國都洛邑城(加爾各答),正在進行著一場國民之間的蹴鞠大賽。

在一個由石料堆砌起來的方形城牆內,一個與足球場差不多的蹴鞠場地上奔跑著一個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人。

四周城牆上,數千國民端著小馬紮圍觀賽場,而作為王室的周王一家子則是坐在了賽場側邊的石臺上,躲在炎熱太陽下圍觀賽事。

“爹,北邊中牟縣有五萬土民叛亂,大哥已經帶兵去鎮壓了。”

華蓋傘下,當已經六十一歲的周王朱恭枵吃著水果,看著賽事時,站在其身後,年紀三十多歲的懷仁郡王朱紹烥上前小聲提醒。

聞言的朱恭枵皺了皺眉,有些無奈道:“這些土民總是不知感恩,朝廷已經給了他們每人二畝地,還要造反。”

“爹,我看還是當以威殺來震懾他們才行,他們畏威不畏德。”

朱紹烥身後的陳留郡王朱紹焜滿臉不服的上前開口,並說道:“反正二月的時候,四哥就要從國朝引渡一千戶百姓前來,眼下正愁沒熟地發放。”

“爹,五弟說的是。”朱紹烥附和了自家弟弟的看法,見狀的朱恭枵也點了點頭:

“可以,給你們大哥傳信吧。”

“是!”見自己的主意被同意,二子紛紛作揖,隨後退回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繼續觀看這場蹴鞠大賽。

眼下距離周藩就藩已經過去了十一年,十一年的時間發生了許多事情,老周王朱肅秦在天啟十七年病逝,周王世子朱恭枵即位,同時冊封朱紹烔為世子。

周王一脈進入了第十三世代,而朱恭枵和朱紹烔也繼承了周王室的家風,治內寬而治外嚴。

洛邑城是周王室的國都,自然也是生活了移民最多的地方。

遷移到此的國民一共有十二萬,而剩下的十二萬人則是分佈在周國的三十幾個縣城之中。

周國有土地一千五百餘萬畝,國民雖然只有二十四萬,但佔據的土地就有四百八十萬畝,接近周國土地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一千餘萬畝土地,才是周王室暫時交給了土民耕種的土地。

這些土地他們可以隨時收回,唯一不收回土地的辦法就是土民全家都要學會大明官話,會書寫漢字。

如果能夠做到這些,或者女兒嫁給了漢人,那周國則是會發給這戶土民每人五畝土地,一下子能讓一戶貧民進入小康生活。

不過,官話和漢字的學習難度是眾所周知的,到眼下,周國會說官話、會寫漢字的土民不足五千戶。

因為學習環境不行,因此大部分土民選擇了第二種更為直接的辦法,嫁女兒……

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導致了許多土民男人沒有女人,因此他們也發揮了他們的特長,經常在光天化日之下拐走土民女子來發洩自己的獸慾。

對此,周王朱恭枵是堅決打擊的,因此土民男人常常處於官府的打擊中,這樣的打擊也自然而然引起了暴亂。

中牟縣(杜爾加布林)是周國人口第三大的縣城,居住者六千多國民和十七萬土民。

當地的土民青壯年在年初就因為饑荒鬧過一次,由於當時正值盧象升卸任,朱恭枵不想在這種節骨眼上找事情,因此就給當地土民每人發了二畝地。

不想這才一年都不到,當地土民又開始得寸進尺的要求發五畝土地。

這一舉動自然惹怒了朱恭枵,而作為監國世子的朱紹烔也自然承擔起了責任,率領三營九千餘兵馬前往中牟縣鎮壓叛亂。

對於朱恭枵來說,這種叛亂很容易鎮壓,他擔心的主要是城內的六千國民安危罷了。

好在蹴鞠大賽還沒過半,他就收到了來自朱紹烔派來的塘騎訊息。

“殿下,世子殿下已經帶兵趕到中牟縣,並擊潰圍攻縣城的五萬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