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廢奴運動(第1/5頁)
章節報錯
“今廢奴僕而寬天下民,六月二十暮鼓落下後,除奴僕和官府衙役外,百姓宵禁。”
“是夜、各地官府出銀贖取身契,地方士紳官員不得有違,有違者各府奴僕可捆其主押至就近軍營!”
】
“若有奴僕盜匪趁夜作亂者,地方拱衛營可立即擊斃,盜匪九族知情不報者,流放嶺北。”
天啟二十年六月初十,在天下大旱,百姓紛紛逃荒的時候,朱由檢針對江南士紳的第二殺招登上了歷史舞臺。
伴隨著這一告示在江南城牆、皇店、府衙門口各處張貼,整個江南三省的百姓和士紳都震動了。
不僅如此,朱由檢還在報紙上,為奴僕們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計劃分為三步:
第一、就是各家負責各家,誰家奴役你,你們便在家門口守好,等著縣衙來為大家贖身。
第二、一部分人在街上游弋,一旦哪裡有士紳敢於反抗,立馬衝過去支援,同時押著反抗計程車紳前往城外軍營。
第三、派出一部分人去督促縣衙為眾人贖身,看到縣衙辦事的話不用幹涉,如果縣衙沒有辦事,則是捆綁縣官,上奏府衙。
這計劃並不算精密,但正因為它不夠精密,所以才適合奴僕們使用。
“朝廷要贖我們了!”
“不用做奴僕了!”
“真的嗎?!”
“在哪?我看看?”
在訊息散開的第一天,許許多多奴僕都在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
他們走在街上,街上的報刊叫賣,他們前往皇店,皇店內告示不斷。
奴僕律法廢除,地方官府出銀贖買,如果衙門和士紳不遵守,奴僕們可以捆綁衙門官員和士紳前往就近軍營。
為此,大明提前十天宣傳,同時宣佈了六月二十日當夜開始執行,當夜奴僕們不受宵禁影響。
也就是說,那天夜裡,官府會先派人去和各地士紳交涉,為奴僕們贖身。
如果地方官府不作為,他們就可以捆綁官員押往就近軍營。
如果士紳不願意,他們就可以捆綁士紳押往就近軍營。
這一則訊息傳開後,天下各地紛紛震動,首先是官員們已經得了朝廷會請瀛洲女、南洋女來中原後,他們就已經開始率先為自家奴僕贖身。
當然,大量官員都是一邊罵,一邊放人。
由於明代奴僕形成的方式主要透過投身義男為僕,贅婿為僕,還有立賣身契為僕,因此許多官員、勳貴、富戶購買奴僕時,都是以極低的價格買入。
奴僕長大過後,價格就漲起來了,一般家主會選擇留下,或者轉賣他人。
因此,奴僕實際上也是一種“貿易”,變相的人口貿易。
朝廷如果用原來賣身契的價格為天下奴僕贖身,那所有士紳都等同被割了一堆肉。
原本價值數千萬兩的奴僕,他們必須以原價數百萬兩賣出。
這還僅僅是北方奴僕的主要來源,如果是江南地區,那來源則更為複雜。
大明從嘉靖年間開始算起,稅收便極其嚴酷。
這樣嚴苛的稅收,致使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攜帶自家的田產賣身到縉紳之家,以便於逃避嚴苛的徵稅。
這是江南奴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同時江南為什麼能隱匿那麼多人口的原因。
不投靠就要被盤剝死,這是嘉靖和萬曆年間大明的主旋律,這樣的局面讓江南地區主奴地位懸殊,奴僕不敢隨意背叛家主。
當然,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章是明確反對養奴僕的,除了一部分軍奴外,朱元章個人不支援民間養奴。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在文官的操作下,達官顯貴家裡都有了男女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