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第1/5頁)
章節報錯
“淅淅瀝瀝……”
四月,伴隨著初五一早的陰沉天氣,一場細雨“稀稀落落”的灑在了順天府,給久旱的順天府帶來了一場甘霖。
“殿下,添件衣服吧,避免風寒……”
安定門的城樓上,獨自打著雨傘,眺望城內的朱由檢聽到了身後傳來的訊息。
他轉身看去,見到了打著雨傘,託著一件披風的李定國。
他剛剛休了三天假,今日陪朱由檢出來看看走走,畢竟兩人有兩個月沒見面了。
“嗯……”聽著李定國的話,朱由檢微微頜首,接著轉頭繼續看向城牆下的內城街巷。
李定國將雨傘遞給了身後的錦衣衛,抖摟了一下披風,小心翼翼的為朱由檢披了上去。
這一過程,朱由檢沒有什麼別的舉動,他只是站在女牆垛口的背後,就這樣獨自打著傘,安靜的看著城內街巷發愣。
似乎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又或者是因為事情太過繁忙,平日裡不是在育兒就是在處理政務,因此愛在雨天逛京城便成為了他最近的樂趣。
他喜歡在雨中看京城,是因為雨中的京城有一種紙一樣的輕薄質感。
也不知是他的視力太好,還是細雨沖刷帶來的效果。
明明雨中的京城朦朦朧朧,但那城中街巷的人與景物,卻被朱由檢那細長地雙眼看得愈發真切。
他就這樣站著,撐著傘,看雨點落下,匯聚後順著街巷民居的屋簷滑落。
耳邊,聽到的是旁邊箭樓、城樓雨水匯流下來的清脆扣打聲。
眼中,細雨下的京城百態橫生。
朱由檢瞧見了一位老人和孩童坐在屋簷下,那老人手握著一把纏著紗布的烏黑剪刀,雖然軀體老邁,但指尖卻靈巧著剪著另一手上的薄薄的紙片。
不一會兒,紙的一邊就出現了一些牛羊動物的形象。
朱由檢看不清他的面孔,甚至有些看不清他具體到底剪了什麼動物,他只能看到這老人拿著兩張剪紙,兩隻手一上一下的動著,坐在他身邊的孩童則是雙手託著臉,認真聽著。
哪怕看不清楚,朱由檢也能感受到老人那滿臉的慈祥,孩童撐著小腦袋在一旁邊看邊聽的入神模樣。
他們在自家那不足二分地的小院裡,坐在屋簷內享受著自己的爺孫世界,而院外、繁忙的京城百姓也過著各自的生活。
京城的規矩經過朱由檢的更改,每個坊市的主幹道都是商業街,街上有衣店、金店、鞋帽店、皇店……
當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京城百姓最喜歡光顧的便是花卉店。
京城自宣德年間以來,養花之風便一直盛行,花卉也成為京城的特色商品,全年任何季節,商場上都有鮮花出售。
這其中每至四五月時,市上擔賣的茉莉成片,有人挑著茉莉販賣,有的則是堆滿了花卉店內,以至於街道上花香清遠、芬馥難忘。
】
即使在冬季,花商仍然使用盆盎來種植丁香花來販賣。
只是,由於丁香花不堪翦佩,因此不管時代怎麼變化,茉莉花是京城百姓普遍喜歡的品種。
眼下四月,正是茉莉花上市的時候,因而當朱由檢站在城頭向內眺望時,可以看到茶樓雅客們以茉莉點綴茶桌,街上婦人以茉莉插發耀首,即便是男人,只要穿著道袍,那也必然配上一朵茉莉花來展現自己。
不管男女老少,不是佩戴茉莉花,便是手持茉莉花籃。
明代的京城之中河流繁多,以至於其中一些小巷依傍著河道,一塊塊染有苔痕的青石板一直延到河水裡。
站在城頭,朱由檢向河道望去,可以偶見河道遠方搖來一葉小舟,舟舷劃出的水花一直盪漾到河邊浣女的掌心。
河邊一些浣女說著大明官話,那一聲聲吳農軟語鑽入舟上士子老叟的耳廓,讓人感覺逃不開,只能任憑自己的聽覺沉醉在這淺淺而尋常的音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