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支書在雲來村呆了沒幾天,就總結出了以下幾個仙雲特色:一,大棚的質量極高。全鋼架結構,比自家村裡用竹子做的大棚結實百千倍。哪怕來個颱風也能支撐良久。二、所有的菜地並不是以家為單位的,而是全部整合在了一起,由公司統一劃分、管理。三、因為稻花魚聲名遠揚,仙雲山湧現許多農家小飯店,旅遊業漸成氣候:十月金秋,來仙雲山一嘗稻花魚滋味的客人把各家小飯店給擠得滿滿當當。
楊有志算了筆賬,整個十月遊客帶來的收益,每家至少三五千。
他嘆息:這筆錢,相當於他們村村民一年的收入了。
再加上育苗基地的工作人員教給他先進的種植知識,楊支書大嘆收穫良多。兩個多月後,他背上行囊帶著被洪村養圓的臉,迫不及待的趕回甘肅老家,放下行李他就往村裡跑。
剛剛一場秋雨,雨量風量大了些,田地裡的簡易大棚已經東倒西歪,裡頭的菜苗七零八落。
村民見了他齊齊搖頭訴苦:“支書,您看看。咱又白忙活了。”
楊有志擰眉:“這都是第幾回了?我早說晚說,大棚的質量一定要好。你們就是不聽哪。”
“支書,那質量好的大棚,得花好多錢哪!”
楊有志彎身輕易的拔走了支撐大棚的竹杆:“我這趟去南平。大開眼界。鄉親們,咱們再不能用這種低劣的大棚荒廢咱們的土地了。”
他抬頭間目光堅定而有力:“我們也要建鋼骨的大棚,不僅如此,還要建質量最好的鋼骨大棚!”
村民們驚呆了:楊支書跑了趟南平,受刺激發瘋了不成?鋼骨大棚那是什麼天價啊!
“價錢你們不用擔心。”楊有志吸口氣,“我們可以向銀行貸款——人家雲來村也是這麼幹的。但是,咱們這老一套的種地的方法,要徹底的改變一下了!”
村民們還沒回過神,楊支書已經大刀闊斧得開始了他的改革大計。
打破了田地間原有的田壟,所有的菜地由村委重新規劃安排。村裡的道路和水渠的配套設施也請農林專家做了全新合理的設計。
當一座座結實無比的超級大棚矗立起來時,遠從南平運來的菜籽跟著專業的高階育苗師也趕到了甘肅。
在育苗師的指導下,一壟壟的幼苗在大棚裡拙壯成長,長勢喜人。村民們眉開眼笑,無不期盼著收成之日。
楊有志看著村裡重回正軌的種植業,自信滿滿:“不出三年,咱們村的投入必定回本。”
與此同時,南平蘆墟鎮上,韓旭之死的餘波並沒有漸漸平息,反而引來了更多的麻煩。
年底的時候,韓濟平扶著個頭發半白的老人出現在譚園門外。
正遇上寒假回來探望譚姨的令梅。
“喲。蕭小姐。咱們又見面了。”
韓濟平目光在令梅身上漂亮的呢大衣和咖色的小靴子上轉了一圈,回到她白嫩紅潤的臉上:這小妞這麼討他媽的喜歡,難不成是想跟自己搶財產?
“這位就是蕭小姐?”韓尊雖然年紀大,但五官端正,至今保持著儒雅翩翩的氣度。“這些年你陪在粵秋身邊照顧她,多謝你啦。”
令梅猜出老男人的身份,不冷不澹的問:“您哪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