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項著實不多,還要結合實際。

整個人類歷史上,可進行大規模社會動員或維穩的“信仰”無非就是那些,亞伯拉罕諸教、佛教、儒家、民族、資本、紅色道路……

但這些思想都不完美,儘管它們都被一部分人視為神聖和完美。

不提封建時代的那些,這六例中的後三者也各有各的問題,尤其對印第安人和美國而言。

印第安人並非統一的民族,人種還算統一,但文化、認同以及地域都高度分散,民族主義之路註定艱難。黑人和白人更不必說。

資本,這條路的結構性缺陷,二十幾年後便會有一位大鬍子先生講得清清楚楚。

紅色道路,眼下這個時代還停留在徹頭徹尾的空想階段,至於後世經過實踐的道路,也不是誰都能走。

在馬哨看來,其實也就只有一個國家有可能走通,也就是他前世所在的中國,一個長期持有強烈集體主義和強烈世俗主義的巨型實體。

其餘國家包括蘇聯在內,對這條道路都有著嚴重的排異反應。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原因讓馬哨不願意過多涉及這條紅色道路,具體的也不好解釋,咳咳……

思來想去,馬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

第一個問題在於,他自身並沒有什麼堅定的信仰,最多算是有一些信仰傾向,雖然他的很多選擇都很堅決,但卻和信仰無關,更像是遵循天性……讓沒有信仰的人去塑造他人的信仰,這聽上去有些滑稽。

第二個問題在於,他總想找一個真正完美的信仰,而這顯然不可能。

馬哨覺得自己應該改掉這兩個問題,但左右斟酌之後,發現一個都改不動。

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思索無果,他只能又將此事擱置。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世界上似乎從來就沒有多少懷有堅定信仰者,也從來就沒有長盛不衰的信仰。

長遠來看,歷史上此起彼伏的種種信仰可能不過是社會自然程序中的插曲。就像一個人看了勵志故事或者感人故事,短時間內會鬥志昂揚或者悲天憫人,但最終還是會迴歸到行動力和道德水平的常態附近。

……

在專利申請成功之前,馬哨沒有對外推銷工裝褲。

他不確定這是否會對專利的申請產生不利影響,於是只在小鎮內做了些銷售。

銷售的結果也不出意料。

這種結實耐用又造型別致的工裝褲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尤其是農民和工人,他們再也不用擔心被繁重的工作輕易磨破褲子了。

鎮上的農民、工人市場飽和之後,馬哨又回到氏族待了一段時間,向族人推銷了一部分工裝褲,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主持教學和軍事訓練,參加農田開墾。

由於克拉克鎮的緣故,眠熊氏族獲得了更多的鐵製農具和種子,農業發展比預想中得要順利。

今年的冬小麥應該會有一些收穫。

成為主食雖然還不至於,但讓每個族人都能時不時吃點糧食,卻是沒有問題。

在種植部的教學示範下,眠熊氏族的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種植技術,這意味著明年就可以大規模地開展農業了。

專利申請比馬哨預想得還要慢。

他一度懷疑托馬斯三人路上出了意外,比如遭遇劫匪或者爆發內訌什麼的。

這完全有可能,尤其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