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訊息在現實中擴散(2)(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八十二章訊息在現實中擴散(2)
藍羽的暗星號已進入飛射狀態前往艾歐楠。
而我們講述的是藍羽第一次迴歸現實時發生的事情。
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坐落於風景如畫的阿爾卑斯山脈,它是巴伐利亞乃至整個中歐最著名的度假勝地。這裡山脈巍峨,夏季森林茂盛,山花遍野,積雪融水匯聚的清澈溪流從山谷流入水草豐美的谷底,滋養無數的動物。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堪稱高山滑雪者的天堂。
歷史上,無數場滑雪比賽在這裡舉辦,以至於某著名傳媒公司斥資拍攝一部專門講述這裡的紀錄片。
如此壯美的風景吸引了無數有錢人,是以闊佬們都很願意花費很大一筆錢,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置辦一處別墅,以供度假時使用。
一座極其特別的別墅就坐落於此,最特別的還是它的主人——未來的“輪迴第二人”——自稱弗里德里希.威廉.霍華德(Friedricm. Howard)的16歲少年。
尋常人的童年與青春大概是在象牙塔裡死學教科書,在家裡打電子遊戲,熱衷於同兄弟朋友外出遊玩打鬧。
早在四歲時小威廉就展現出了在美學,在哲學方面的過人天賦。他讀的除啟蒙書籍外的第一本書便是《純粹理性批判》,並且真的部分讀懂了它。
後來,他成為了新伊甸計劃第十六期也是最後一期的學員......
超級危機中,新伊甸計劃出現了巨大波折,威廉的父母接回了他。
現在十六歲的威廉卻是著名的古典主義,寫實主義繪畫大師,他的畫在各大城市著名的美術展中被展出,受到追捧,著名的藝術觀察家這樣讚美他的畫:“精美如同照片.....大聲地讚美生命與人文,飽含著澎湃的生命力與青春的活力,是生命力飽漲的象徵,是人的頂峰熱情......深邃又通俗易懂。”
他的畫常常能賣出萬元高價。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後現代主義哲學家。他自稱“尼采的追隨者”,“新查拉圖斯特拉”,並攻擊傳統道德近乎到了偏激的程度,並經常毫不留情地撰文批判一些自封的“進步人士”,“道德衛士”。他精美的細雕書櫥裡最顯眼的位置擺著非譯本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偶像的黃昏》,《反基督》,《存在與時間》,《技術的追問》,《現代性的後果》,《存在與虛無》,《莊子》等名著......
歷史上所有哲學家的著作在他的書房——不,他的私人圖書館裡都能找到,其中也不乏其他領域的著作,如社會學,物理學,生物學領域的。
有來訪的客人問威廉:“為什麼你還看那麼多‘無關領域’的書?”
答曰:“脫離科學的哲學是無根之水。”
有人認為小威廉是天才,更多的人認為小威廉是瘋子,畢竟兩者總不能分得那麼清楚——而且威廉的腦子或多或少也有點問題。
但僕人們看見對威廉的“詆譭”一定會大聲駁斥。無他,人心都是肉長的,威廉對於他們是非常友善而包容的,自然贏得了他們的愛戴。
別墅的活不很多,威廉對衛生的要求並不高——差不多幹淨就行。
對禮儀則近乎沒有要求——他最討厭的就是繁文縟節,你只要表現得禮貌就夠了。
他不準僕人見到他打招呼,免得干擾了他踱步時的沉思。
犯點小錯也沒什麼,反正差不多。比如打碎個花瓶,踩壞了盆栽都不要緊,威廉並不熱衷於奇珍異草,古董文物。相反,他還嫌這些東西礙事呢,又要防盜又要小心翼翼地護著,他的別墅裡擺著的都是裝飾性質的花瓶,雖然也不便宜但對威廉而言真的不算什麼。
從山坡上挖來的不知名草本植物就因為威廉喜歡它開出的淡藍花朵,被大搖大擺地栽在庭院裡,隨意照料一下就行。衣櫃裡價值數萬的名貴西裝和十幾元的地攤貨擺在一起。
也因為這些習慣,在新伊甸的日子裡威廉被來自東方的同學起了個綽號——差不多先生。
麻煩些的便是一日三餐,威廉的口味很刁,所有食材雖不刻意要求名貴,但都必須新鮮,乾淨,健康,好吃。
中餐,法餐都必須是最正宗的本國做法。
還有一點禁忌,絕對不準放香菜。
但相比其他富豪近乎刻意刁難般的要求,這點要求在專業團隊面前當真不在話下。
當初前來應聘的女僕們看到這樣寬厚的條件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甚至有人認為是這裡的主人在開玩笑,真當在這裡工作時一定會被百般刁難。
懷疑在事實面前撞得粉碎。
每天威廉都會在七點半左右起床,需要提前半小時準備好由牛奶,麥片,麵包,魚子醬組成的早餐,這樣的早餐有時則是中式的——包子,胡辣湯,豆腐腦。
隨後威廉會在風景壯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小路上晨跑大半個小時......
午餐則是西式的牛肉,鮮魚,火腿或是中式的米麵與配餐。
四點則是下午茶時間
晚餐則由水果,濃湯,蔬菜,烤肉組成,美味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