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仔細給曾老講解了礦物質運轉素的作用,以及陳氏多胺的作用機理,並將自己的發現過程也和盤托出。

對曾老這樣偉大的人,他不應該有半點隱瞞。

“也就是不一定生活在鹽鹼地的植物都能產生這個運轉素?”曾老沉思著,低聲道。

陳誠道:“我的推測是這樣的。一是自然環境不同,二是生物的進化本身就是一場充滿不可預見的冒險。只能說鹽源縣的野生蜜橘剛好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曾老感慨道:“還是咱們華夏人傑地靈啊!剛好他們找到了你,剛好你又善於發現。”

他聯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為了找一株具有耐乾旱的野生稻株,他走了幾天,不知道翻了多少座山,結果在一條小溪旁給找到了。

“所以,即便是在國內公開陳氏多胺的化學鍵,我也不是很怕國外的抄襲和模仿。”陳誠道。

曾老點頭道:“對,他們要找到含有礦物質運轉素的植物都需要很長時間,等到那時候,咱們國內的技術研究早都領先他們很多了。”

科學技術研究的領先性,靠的就是時間差。

只要國內早於國外推出這項成熟的技術,並將迅速佔領市場,那麼他們後面研究出來也就沒多少價值了。

在仔細把曾老他們團隊的海水稻研究技術看過一遍之後,陳誠忽然皺眉道:“現在第一代海水稻還剛剛進入灌漿期,不知道施灑促生長素營養液會不會起效?”

一旁的鄧興欣喜道:“對啊,你不是說蜜橘也是在成熟之前施灑的營養液嗎?”

曾老想了想,道:“但我估計礦物質運轉素對蜜橘和水稻的作用機理或許有些差別。蜜橘含水量多,礦物質運轉素剛好具有利用水分攜帶礦物質進入的特性。

但水稻稻穀成熟後含水量很低,如果轉移太多礦物質進去,反而會進一步降低海水稻的口感。”

陳誠低“唔”了一聲。

曾老不愧是水稻研究的專家,一下子就看出了這個技術路徑的弱點。

至少從目前來說,陳誠的植物礦物質運轉素技術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陳誠道:“曾老,我能不能帶一些海水稻的研究資料回去?我不敢保證一定有辦法,但想要試一試。”

曾老點點頭,讓鄧興把他們海水稻研究的重要資料給陳誠複製了一份,裝在隨身碟裡。

他並沒想到陳誠提出來要立即起身回學校去開始研究。

“小陳,目前全世界就只有我們華夏的研究人員在開展海水稻研究,我們團隊的進展算是很快的了。這一批效果不好我們再做下一批研究,你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陳誠點頭道:“謝謝曾老關心,我只是想要儘快知道礦物質運轉素在海水稻上的效果而已。”

看他去意已決,曾老讓鄧興趕緊安排陳誠返程,自己則把他送到樓下。

“曾老再見,等出了結果我第一時間通知您!”陳誠揮手上車。

曾老站在實驗樓前,看著消失在路頭的轎車,心裡滿是感慨。

“小陳這份對科研的專研勁頭,跟我年輕時候一模一樣。”

......

陳誠回到學校實驗樓,已經是下午三點過了。

從昨天中午一點過到現在,一個來回,兩次飛的,花了差不多剛好整整一天。

他推開實驗室的門,正在做實驗的丁濤和唐強抬頭看著他。

“老陳,你幹啥去了?昨晚夜不歸宿?”

“去了一趟漢南省。”陳誠放下書包,找了口水喝。

“漢南省?一去一回,這麼快嗎?”丁濤驚訝道。

“嗯,曾老給安排的往返機票。”

“曾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