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電腦在中國還是個稀有的東西,甚至很多人都聽說過。河北的李想吵著讓他的父母買了一臺,於是他的興趣之火點燃而一發不可收拾,後來他陸續創辦了泡泡網、汽車之家、理想汽車數家巨頭企業。次年,在國家級重點貧窮的農業縣的小村子裡,我的爸爸也斥“巨資”也買了一臺,只是二手的,不過,這在當年是一個很瘋狂的事情。

那是很酷的一臺486,據說那可能是我們縣最早的幾臺私人電腦之一,記得硬碟有百十兆大小,移動儲存全靠1M多的3.5寸軟盤。後來,我偶然在爸爸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QBasic遊戲程式設計教程(至今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誰放那裡的),如獲至寶的我,囫圇吞棗地看著看著就深深的愛上了它,愛上了程式設計。

從此,我也有了一個小小的夢想:開發一個屬於自己的作業系統,然後管理一切東西。最初我只是修改dos載入程式,每次開機後先進入我設定的介面,然後再進行其他功能設計。不過,這把老爸嚇壞了,他警告我說那樣是很危險的,希望我以後不要再亂動電腦。其實,那種嚴肅的批評對我的後來成長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小時候還有許多類似的事情,這讓我對新事物的探索變得膽怯,在做事時也極度的猶豫。

大概是1999年的一天,爸爸告訴我,有一個軟體特別棒,在電腦透過電話線撥號聯網後,就可以用這個軟體與在與其他地方的人進行文字聊天。

他特別的激動,不停的勸我一定要體驗一下。而我只是看了看顯示屏上的那個簡陋的軟體介面,並沒發覺到什麼,因為我不喜歡與別人溝通。當然,也沒有意識到那是資訊的力量,很快那個軟體就改變了世界溝通的方式,它的圖示是一個圍著紅圍脖的企鵝。

不過我隱約發覺,這個電腦不只是個好玩東西,它應該有更深層的價值,比如用於機器人控制。但是我不確信到底電腦以後能變成什麼樣子,就像20世紀80年代的個人電腦出現前,幾乎全球最厲害的人們都認為:電腦這個東西就是個複雜的計算器,科研機構和部分企業可能會採購,但絕對不可能變成老百姓的消費電子品。所以,我只是期待能看到更多的科技類的知識,讓我能夠更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

就在那年,我的爸爸透過網路聯絡到了一單60萬噸玉米的貿易,對方計劃攜帶現金從廣東趕過來,而我爸爸作為中間人則可得到近千萬元的提成。不過年輕又涉世不深的他卻最終沒得到一分錢。他在聯絡家鄉的一些大戶和政府領導時,可能資訊出現了洩露,業務被“信任的人”截胡了。於是,我依然是“貧困農業縣農民的兒子”,後來爸爸回憶說,那個年代生活很平淡、社會也很混亂,他的幾次創業也均以失敗告終。

父親的失敗讓他感覺到沮喪,他也多少將情緒帶到了生活裡。

記憶中村子裡的夏天總是陰雨不斷,遼闊平坦的豫北平原,卻不足一道閃電的威力,小孩子待在家門口,會在雷聲響起前龜縮著腦袋,驚恐著閉上眼睛。當雨滴落下來前,我的爸爸更關心的是如何保護他的電腦。比如要及時切掉所有電源,要做好防潮措施,平日裡還要用新買的綢子將顯示器、主機箱、鍵盤、滑鼠全部蓋進去,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自從家裡有電腦,我們家裡就常常鬧哄哄的,有許多村民會過來看稀罕。土泥牆上用粉筆寫滿了字元,最經典的就是五筆字根。爸爸不僅要寫字根,連一些電腦操作技巧都要寫在牆上,骯髒又單調無物的牆壁因為他那一手漂亮的字也陡然有了些光彩。

每天,我們全家人都會興致勃勃的學著爸爸的樣子朗誦:

“王旁青頭戔五一,

土士二幹十寸雨,

大犬三羊古石廠,

木丁西......”

收完麥子莊稼,放學回家,我們都不忘溫習一下。雖然枯燥,但是爸爸鼓勵我們說,這是開啟智慧財富的鑰匙,一定要記下來。不過我很期待有一天,能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輸入文字。

平淡的日子足以讓人們忘記昨日的傷痛,幾年間村民們的生活都有所改善。初中學校已經開設了電腦課程,甚至有些家庭也開始採購了電腦,或者“小霸王”學習機。自然而然,我和父親也成為了周邊鄉村的“電腦高手”,這讓我一度感到自豪。

但是,我對科技的理解還非常少,對電腦以及它背後隱藏的價值沒有多少洞察。我只是產品和科技的使用者,根本不懂得轉換使用者角色,也自然看不到產品的深層次價值,商業價值的思考當然會更少了。

多年後,我跟父親談起這段時光,都會感嘆錯過了一些東西。比如,我們可以在90年代成立電腦培訓服務,然後賺取費用。或者為消費者提供電腦購買、維護的系列服務,然後形成一個簡陋的商業模式。其實在那個年代,這些模式已經足以支撐相當大的財富了。

我記得騰訊在很早就提出了“以使用者價值為以規”的經營理念,而我們則很少去深度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的思考通常是淺層次的、表面的。或許這跟我們的生活環境有關係,因為你很難拋開溫飽或者現有的視野,也就無法沉下心來去將一個事情進行剖析,然後提煉其中的價值,最終梳理出一個規則的產品或者商業模式。

不過,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價值,出身窮苦並不代表我們永遠無法翻身,無法去實現商業的夢想。如果我們在生活裡遇到問題經常動腦去想想,嘗試著去反問下自己它的問題癥結,再去量化下解決問題所產生的價值,就容易養成好的習慣,擁有一定的商業眼光。

當然,對於我們這類社會底層的人們,這是需要一定的耐力,或者“超脫凡塵”的生活態度的。